|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的临床价值 |
|
马沛然 王述昀
病毒性心肌炎(VM)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关。抗心磷脂抗体(ACA)为能与细胞膜的磷脂相结合的自身抗体,国内外对VM的ACA研究甚少。我们对VM患儿测定了ACA,同时检测心肌酶、心电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以研究ACA对VM诊断、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价值。
对象:VM组、扩张型心肌病(DCM)组及健康对照组。VM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7.6岁,均符合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会议修订的VM诊断标准。VM患儿均有PCR-CoxB(柯萨奇病毒B)或CoxB-IgM阳性。DCM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0个月~13岁,平均8.0岁。健康对照组40例,均无近期感染史及激素应用史,男女各20例;年龄3~12岁,平均8.0岁。
方法:(1) ACA检测:ACA-IgG、ACA-IgA和ACA-IgM试剂盒均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科技中心实验室提供。采用ELISA法,实验结果以结合指数(BI)表示。BI=(测定标本A值-空白对照A值)/(正常血清池A值-空白对照A值)。正常值的建立以健康儿童男、女各20人作为测定标本,按操作规程进行测定,求得每人的BI值,然后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s)。IgG BI=1.01±0.37,IgA BI=0.46±0.09,IgM BI=1.02±0.35。以+2s作为正常值上限[1],即BI>1.75为ACA-IgG阳性,>0.64为ACA-IgA阳性,>1.72为ACA-IgM阳性。(2)心电图检查:常规测量10个导联,即3个标准导联(Ⅰ、Ⅱ、Ⅲ),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aVR、aVF),4个单极胸前导联(V1、V3、V5、V3R)。根据1994年全国第六届心血管学术会议所制定标准,若R波>0.6 mV,Ⅱ、Ⅲ、V5导联的T波<R波的1/10,或aVF的T波倒置,或ST段下移>0.5 mm,或有心肌梗塞样的ST-T抬高。上述改变持续4天以上则定为ST-T异常。(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结果:三组ACA阳性率比较见表1。
表1 VM、DCM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ACA阳性率
组别 例数 IgG阳性 IgA阳性 IgM阳性 例数 率(%) 例数 率(%) 例数 率(%) VM组 62 28 45* 19 31* 21 34*
DCM组 30 16 53** 10 33** 14 47** 健康组 40 1 2 0 0 0 0
注:V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0.01;DC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0.01
1.VM、DCM患儿治疗前后ACA比较:经大剂量维生素C、病毒唑及营养心肌药物治疗4周后,VM与DCM患儿ACA阳性率对比见表2。
表2 VM、DCM患儿治疗前后ACA对比
组别 VM组 DCM组
治疗前阳性 治疗后阳性 治疗前阳性 治疗后阳性
例数 率(%) 例数 率(%) 例数 率(%) 例数 率(%) ACA-IgG 28 45 11 18* 16 53 14 47 ACA-IgA 19 31 6 10* 10 33 6 20 ACA-IgM 21 34 9 14* 14 47 8 27
注:VM、DCM的总例数见表1;* P<0.05
2.VM患儿ACA阳性者的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34±8) IU/L]显著高于ACA阴性者[(27±7) IU/L],t=2.76,P<0.05。VM患儿ACA阳性48例中CK-MB>25 IU/L的38例(79%),ACA阴性14例中,CK-MB>25 IU/L的4例(29%),二者相比χ2=12.7,P<0.01。 3.VM患儿ACA阳性者48例ST-T改变的21例(44%),ACA阴性者 14例ST-T改变者2例(14%),二者相比χ2=4.03,P&l[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 下一个医学论文: 毛细支气管炎病后的P物质和气道反应性检测与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