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 |
|
SD很少见到VSA形成;(2)肌部小缺损,并不形成VSA,但由于VSD周边的肌纤维增大而使缺损闭合;(3)干下型VSD,由于左向右分流直接冲击入肺动脉,易发生肺动脉高压,没有VSA形成,难于自然闭合,宜早期手术治疗;(4)至于巨大VSD是否可有VSA形成,颇有争议[1]。从本院心外科手术所见巨大VSD周边可以完全或部分与三尖瓣隔瓣粘连,顶端留有1~3个开口,即“假性膜部瘤”,其基底部缺损可以较大,可达21 mm,难于自然闭合,需手术治疗。而与真性VSA不同,其基部缺损往往是4~8 mm。 3.VSD自然闭合的年龄:据报道VSD自然闭合的年龄多见于2岁以内[1],但近期Somerville等[2]报道<1 cm的VSD在17~45岁有10%的可能性自然闭合。本组自然闭合年龄从4个月至14岁以上,1岁以下自然闭合占11.7%,2岁以内闭合为30.5%,7岁以内闭合为78.1%。因此如果VSD较小,对心脏大小及功能影响较小又不影响生长发育,可观察到学龄前,再考虑手术治疗。若心杂音不明显,心脏大小正常,可以继续观察,待VSD自然闭合,则免用手术治疗。
作者单位:魏秀勤、任杰、焦红梅 030001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血管研究室, 张顺业 心外科
参考文献 1 Keith JD, Rowe RD, Peter Vlad. Heart disease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3rd. New York: Macmllan Publishing, 1967.351-352. 2 Somerville J. Neumager u. Small VSD in Adults, The second world congress of pediatric cadiology and cardiac surgery. Honolulu Hawaii, 1997. 4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近期疗效的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的临床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