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胃肠外营养 |
|
党西强 谢宗德 易著文 夏冰 吴小川
营养支持在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胃肠外营养(PN)应用于ARF是近年来的新进展。本研究探讨小儿ARF时PN治疗的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6年8月~1997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ARF患儿共25例,其中2~3岁1例,~6岁2例,~12岁22例,平均年龄(8.9±3.1)岁;男19例,女6例。 2.诊断:小儿ARF的诊断参阅文献[1]及其临床分型参阅文献[2],本组25例ARF患儿均符合非高分解代谢型ARF。在原发病诊断中,原发型肾小球疾病诊断依据文献[3]进行诊断分类。本组25例ARF患儿来源于原发肾小球疾病16例,毒蕈中毒、鱼胆中毒各3例,紫癜性肾炎、双输尿管结石、溶血尿毒综合征各1例。 3.方法:(1)分组:将25例ARF患儿随机分为两组,PN组11例,对照组14例。全部病例按照小儿ARF治疗常规并结合个体情况决定治疗[4],有3例患儿作了血透(其中PN组2例,对照组1例)。PN组以PN [TPN(全PN)或PPN(部分PN),两者的蛋白质供给均为0.5 g/(kg.d)]作为营养支持方式,平均应用(4.3±1.4)天;对照组主要以葡萄糖、低蛋白[蛋白质0.5 g/(kg.d)]饮食作为供能物质。(2)PN使用方法:①氮:热量为1g:1 045~1 672 kJ,供氮量为(0.08±0.01) g/(kg.d ),即供必需氨基酸量(EAA)为(0.510±0.020) g/(kg.d),氮源由肾安注射液提供。②静脉营养液供给热量125.5 kJ ~167.4 kJ/(kg.d)。其中40%以上由脂肪乳[平均(1.67±0.11)g/(kg.d)]提供,最高不超过60 %,其余热量由葡萄糖提供,糖浓度≤12.5%。营养液主要成分为25%或50%葡萄糖、20%英脱利匹特(intralipid)、肾安、适量电解质和维生素等,限制钾盐。③输液量因人而异,量出而入。按原则计算好各成分需要量后由我院制剂室配成“全合一”(total nutrinent admixture ,TNA)营养液于12 h~24 h从外周静脉输入。(3)统计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结果:两组ARF患儿临床疗效血生化参数比较PN组与对照组的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每天上升值幅度见表1。可以看出PN组除第5天UA值外,余各项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PN组病程(14±12)天,对照组(11±9)天,P>0.05,差异无显著性。PN组因1例患急进性肾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自动出院,余PN组及对照组患儿均好转出院,故治疗转归无可比性。
表1 两组ARF患儿血生化参数每日上升幅度值比较()
组别 例数 BUN (mmol/L) Cr (μmol/L) UA (μmol/L) 第1天 PN组 11 2±5 -64±171 -63±147
对照组 14 5±3* 165±117* 122±167* 第3天 PN组 10 -4±7 -114±211 -176±230 对照组 14 6±6* 119±134* 108±149* 第5天 PN组 6 -4±5 -293±263 -90±173 对照组 10 3±4** 35±118* -69±80**
注:两组相比:*P<0.05,**P>0.05;表中“-”代表负上升幅度(即负增长)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血BUN、Cr值的每天上升幅度差异有显著性,PN组中此两项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中BUN值呈上升趋势。本研究PN组有2例患儿采用透析疗法结合PN支持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观察[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吡喃阿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剂量氟美松冲击治疗小儿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