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位妊娠妇女血清沙眼衣原体及热休克蛋白60抗体的测定 |
|
韦红 吴仕孝 沈犁 张友逊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与妇女盆腔炎(PID)、异位妊娠(EP)有关的性病。CT感染导致输卵管损害的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衣原体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的热休克蛋白(chlamydial heat shock protein 60, C-HSP60)参与了沙眼衣原体慢性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与EP及输卵管性不孕症(TFI)的发病机理有密切的关系[1,2]。我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产生C-HSP60抗原,对47例EP患者和46例宫内妊娠妇女血清中C-HSP60抗体进行测定,了解C-HSP60在EP发病中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1996年2月至1997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的47例EP患者(EP组),行B超、血或尿hCG测定,经保守治疗有效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同时选择46例产科围产保健的孕妇做为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孕次及人工流产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平均产次与平均宫腔操作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EP组中有4例有EP史,有3例有PID史,2例有不孕史。而对照组中无一例有以上疾病史。采集EP组患者治疗前及对照组妇女肘静脉血,收集血清-20℃保存待测。 (二)方法 1.重组C-HSP60克隆、纯化及应用: C-HSP60具有高度保守性,在各血清型之间无差异。以沙眼衣原体F型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HSP60基因后将PCR产物克隆到T7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GEMYX5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测定证实序列无误后,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重组C-HSP60在天然状态下,通过金属鏊合的层析柱纯化。将纯化的C-HSP60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包被于酶标板上,用间接法测定血清抗体。 2.CT特异性IgG、IgM抗体测定:取出待测血清,实验步骤和操作技术按CT(IgG,IgM) 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操作步骤进行。 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二、结果 1.CT特异性IgG、IgM检测: EP组血清CT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P组CT IgG阳性患者中,仅2例有PID史。EP组血清CT IgM阳性率与对照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 IgG、IgM及C-HSP60 IgG、IgM抗体检测结果
组别 总例数 CT IgG CT IgM C-HSP60 IgG C-HSP60 IgM 例数 百分比 (%) 例数 百分比 (%) 例数 百分比 (%) 例数 百分比 (%) EP组 47 32 68.1* 5 10.6 12 25.5* 6 12.8 对照组 46 16 34.8 4 8.7 2 4.3 1 2.2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C-HSP60特异性IgG、IgM检测: EP组血清C-HSP60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P组CT IgG阳性患者中C-HSP60 IgG阳性率为34.4%,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P组与对照组血清C-HSP60 IgM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三、讨论 1.生殖道CT感染与异位妊娠:本研究将CT IgG抗体作为既往CT感染的证据之一,测定EP患者CT IgG抗体阳性率为68.1%,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生殖道CT既往感染是我国发生EP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仅2例EP患者有明确的PID史。在未发现有急性PID史而又发生EP的患者中,93.8%的血清有CT IgG抗体存在,提示CT亚临床型输卵管炎是既往CT感染的主要形式。CT感染次数增加,EP发生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本研究中,EP患者皆未作过有关CT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应治疗,因此,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CT感染。本研究发现,EP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产次、宫腔操作史,这些因素改变了生殖道的生理条件,削弱了局部防御功能,增加了CT感染的机会,易引起输卵管损害,导致一系列后遗症的发生。 2.C-HSP60与异[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尿黄体生成素一步检测试纸预测排卵 下一个医学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高倍比稀释腹腔液CA125的测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