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方法 81例患者全部由专人询问病史,建立专用表格,取环全部由专人进行并详细记录术中情况及处理办法。采用上海金宝隆光纤电子技术公司生产的直径6.6 mm固定直镜,用5%葡萄糖注射液
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为20~24 kPa,扩宫至通过10号宫颈扩张器。如颈管黏连内口狭窄则予以双极汽化分离颈管黏连后行宫腔镜检查,了解IUD的位置、形状、断裂部位、嵌顿情况以及宫内有无病变。对于完整、无嵌顿的环,用取环器直接勾取;对于有肌层嵌顿环,用电切环切开节育器表面覆盖的内膜或肌层,再用止血钳夹住尽量拖到宫颈口再缓慢牵出。若环断裂或残留,则在宫腔镜下找到游离端,用蟹爪钳从宫腔镜操作孔深入宫腔,直视下夹住环的游离端直至完整的取出残留的节育器。所有患者超声全程监测。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81例取器困难的患者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均有IUD存在。15 例节育器位置正常患者中,7例合并宫腔黏连在宫腔镜下分离黏连后取出,4例因颈管黏连内口狭窄予以双极汽化分离颈管黏连后取出,2例为绝经妇女宫颈管狭窄予以米索前列醇上阴道24 h后宫腔镜下取出,2例为尾丝脱落宫腔镜下直接抓住尾端取出。其余66例(66/81)均有不同程度的嵌顿,占81.5%。其中7例嵌顿于颈管(3例为尾丝从颈管穿出,4例为T型纵臂从颈管穿出),25例嵌顿于宫侧壁,23例嵌顿于宫底,11例嵌顿于宫角。66例嵌顿的节育器中,节育器形态正常者16例,节育器变形21例,节育器断裂20例,残留9例。
2.1 取器困难及节育器嵌顿与节育环类型的关系 本组患者使用IUD类型分别为金属圆环31例,IUD 16例,V形环11例,母体乐10例,爱母环9例。研究发现,IUD嵌顿的发生率与IUD的类型无关(P>0.05)。见表1。
2.2 取器困难及节育器嵌顿与放置年限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IUD放置时间大于15年的患者,节育器嵌顿发生率明显高于节育器放置时间小于15年的各组(均P<0.05)。见表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