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预后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因此对CIN的准确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我院妇科自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CIN患者共1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CIN患者120例,年龄25~65岁,平均37岁,均有性生活史及孕产史。其中无临床症状者43例(35.8%),为体检时发现;接触性出血25例(20.8%);阴道分泌物增多48例(40.0%);阴道出血者4例(3%),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1.2 病理分型及治疗方式: 所有病例均为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后经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分析,120例患者中CIN-1级 79例,CIN-2级 30例,CIN-3级 11例。所有病例均给予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变程度、生育要求及患者的意愿分别进行随访、物理治疗(激光或微波)、宫颈锥切术和子宫全切术。
2 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HPV检测阳性者共80例,其中CIN-1级45例,56.7%,CIN-2级25例(83.3%),CIN-3级10例(90.2%)。
本组120例患者中,随访占25例,其中CIN-1级20例,CIN-2级5例;物理治疗患者占62例,其中CIN-1级52例,CIN-2级10例;宫颈锥切术共30例,其中CIN-1级7例,CIN-2级15例,CIN-3级8例;全子宫切除3例,均为CIN-3级。详见表1,表2。
行宫颈锥切术及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33例术后均进行病理分析,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见表1。对各级别CIN患者进行随访疾病的转归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CIN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CIN级别,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表明,CIN-1级的自然转常率高达65%,因此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作为此级别患者的首选。通过表1可以看出,阴道镜下取活检的准确率较高,因此对于患者遵医行为良好,能按时复查的CIN-1级患者可以选择随访,其余患者均建议治疗。
CIN是宫颈癌发展要经历的阶段,发展成宫颈癌的比率是正常宫颈的7倍[1]。在与CIN发病相关高危因素中,HPV的感染最为重要。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2004 年对HPV的总结中提出: 感染是宫颈鳞癌和上皮内瘤变发生的必要因素; 没有感染的女性发生宫颈鳞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本研究中表明,随着CIN级别的增高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因此如何防止和治疗HPV感染也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郝丽军,赫 平,李联坤,张 新.宫颈上皮内瘤变108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67.
2 王鲁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病变关系的确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J].病理学杂志,2007,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