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颈局封 宫颈水肿 疗效观察
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用阿托品、利多卡因行宫颈局部封闭治疗宫颈水肿11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例均为在我院分娩产妇,分娩时因宫口开大2-3cm活跃期宫缩尚好,产程停止进展,阴道检查骨盆内测量正常,发现宫颈水肿随机抽取112例为实验组,87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头先露,平“0”或“+1”。
1.2 方法:实验组内测量时暴露宫颈用5ml注射器、9号长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3ml、阿托品0.5mg,在水肿部位缓慢注射,深度约0.5-0.8cm,对照组未行宫颈局封。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中自然分娩87例、胎头吸引助产15例、剖宫产10例。对照组中自然分娩46例、胎吸23例、剖宫产18例,两组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13.68,P<0.01)。实验组102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宫颈局封后,宫口开大1cm所需时间平均为(40.9±15.4)分钟,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5.33,P<0.01)。
2.2 经阴道分娩后检查宫颈,发现宫颈有撕裂伤,实验组26例对照组38例,两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宫颈水肿一般发生在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是影响产程进展的一个因素,其发生的部位多在宫颈前唇,因为在临产后,宫颈组织软,随先露下降宫口扩张,宫颈组织受骨盆壁与儿头之间的压迫及胎位异常、扁平骨盆、产妇过早增加腹压[1]等,使未完成扩张的宫颈过度受压、血液回流受阻,出现宫颈水肿充血,且宫颈撕裂的部位以3点9点为主,主要与宫颈前唇水肿有关。阿托品可松驰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减轻宫颈充血,有利于水肿吸收,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起协同作用,加快水肿吸收并松驰宫颈环状肌,有利于宫口扩张,加快产程进展,针头穿刺宫颈水肿部位,可去除紧张[1],使宫口开大。实验组行宫颈局封后宫口开大1cm,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并能减少宫颈撕裂的发生,同时降低剖宫产率和手术助产率。因此宫颈水肿后用利多卡因、阿托品穿刺,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宫颈撕裂,降低剖宫产率和手术助产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199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