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频电波刀
本院引进高频电波刀(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治疗宫颈疾病已数年,疗效肯定。作者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430例宫颈疾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0例,年龄23~58岁,平均34岁。经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HC2-HPV-DNA、阴道镜活检确诊单纯的宫颈中重度炎症213例行高频电灼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8例、Ⅰ~Ⅱ?35例、Ⅱ?14例、Ⅱ~Ⅲ?4例、Ⅲ?4例,行LEEP锥切术;宫颈湿疣伴HC2-HPV-DNA阳性17例、慢性宫颈炎伴HC2-HPV-DNA阳性5例(此22例阴道镜图像疑似CIN,而阴道镜下活检确诊宫颈湿疣、慢性宫颈炎)、宫颈重度糜烂、肥大(达正常宫颈2~3倍)、多发纳囊68例、宫颈息肉22例,行电环切除术。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
1.2 方法
(1)仪器:采用美国WALLACH公司生产的QUANTUM2000型高频电波刀。(2)麻醉:一般不需麻醉。3例CIN患者因精神紧张,予利多卡因10ml宫颈3、9点处阻滞麻醉。(3)手术时间及术前准备:除绝经外,于月经干净3~7d。白带、血常规化检正常,宫颈充血明显者先予抗炎3~5d。(4)高频电灼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巾,窥阴器暴露并消毒宫颈,接通电源,开关拨到COAG,功率调至25瓦,用棒状电极自宫颈糜烂面外1~2mm开始,将糜烂面全部电凝至焦黄色,深度1~2mm,颈管伸入5mm,深度2~3mm。(5)LEEP锥切术:术前先行阴道镜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及性质。开关拨到CUT,功率调至50瓦,选择合适的三角形电极,距碘不着色区外缘3~5mm处进电极,与宫颈表面垂直切入,从宫颈一侧顺时(或逆时)缓慢均匀连续移动电极一周以切割组织,深约5~7mm,然后再改用小环形电极切除中央部分组织,包括部分颈管,深10~20mm,使宫颈余下创面呈外宽内窄的锥形。创面出血处用棒状电极点状电凝止血。疑有切缘阳性者,电灼残留的边缘组织。切除组织标记定位送病理检查。(6)电环切除术:宫颈重度炎症、肥大者,可行小锥切整形术。选用小三角形电极或环形电极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宫颈及颈管组织深度均约4mm;如布满纳囊,可用小环形电极切达囊壁,清除囊内容物,电凝囊壁;如宫颈表面赘生物,予环形电极自赘生物根部切除,如赘生物位于颈管内,先探清根部,可用小三角形电极顺时针360°旋切,或环形电极直接自根部切除,电凝止血。切除组织常规送病检。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手术时间2~25min,平均6min。高频电灼者,术中无出血;锥切及环切者平均出血量4.8ml。
2.2 术后情况
术后7~10d阴道外流黄色浆液样分泌物,之后流血性物,一般持续5~7d,少于月经量,少数患者有时出血量如月经,系表面脱痂,创面活动性出血,经消毒、内塞带线碘伏棉球,12~24h取出后,出血减少。同时给予消炎止血药物口服。最好不用电凝止血,以免再次脱痂出血。4~8周复查,418例宫颈光滑,宫口紧缩呈圆形。11例颈口少许柱状上皮外翻,12周后复查,其中有3例恢复生理形态。CIN患者术后每3个月行宫颈防癌检查(HC2-HPV-DNA、刮片或TCT、必要时阴道镜下活检),随防至今无1例复发。宫颈湿疣1例2个月复查阴道镜下见宫颈表面散在云雾上皮,予安达芬栓剂应用后消退。2例患者术后经期较前延长1~2d,复查见宫颈表面少许点状或线状内膜异位症病灶。无1例术后感染及颈管粘连发生。1次治疗成功率达97.91%(421/430)。
2.3 病理结果对照
高频电波刀切除术后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术后病理学与阴道镜活检结果,见表1。表1 阴道镜活检与高频电波刀术后标本病理结果对照(略)
术后有的病理级别下降,如1例术前CINⅢ,术后为CINⅡ;3例术前CINⅡ~Ⅲ,术后2例CINⅡ、1例CINⅠ~Ⅱ;有的病理级别上升,如2例术前CINⅠ,术后1例CINⅡ~Ⅲ、1例CINⅢ伴局部早浸;1例术前宫颈湿疣伴HC2-HPV-DNA阳性,术后CINⅢ;1例术前CINⅠ~Ⅱ,术后CINⅢ。
3 讨论
高频电波刀融切割和烧灼多种功能,随意切换,并可调节功率大小,根据炎症的范围和程度可单纯行电灼,或局部、浅层切除,或行小锥切整形,且可切除不易发现的颈管内病灶。本组2例慢性宫颈炎伴HC2-H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