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atidifore mole;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 GTT)包括侵袭性葡萄胎、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如果能早期诊断且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不仅能够被治愈而且大部分患者的生育能力也能够被保存[1]。由于病因至今不明,所以早期确定GTT的性质、及时化疗、判断化疗效果及预测病变转归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低水平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在GTT中的表达,旨在探讨二者与GTT预后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GTT组织标本34例作为研究组,其中侵蚀性葡萄胎24例,绒毛膜癌10例,GTT组织标本中化疗超过2个疗程者16例,未化疗及化疗少于或等于2次者18例。以正常早期妊娠(6~12周)人流绒毛组织20例、葡萄胎首次清宫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15~50岁,平均32岁。
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ER单克隆抗体、鼠抗人PR单克隆抗体均为美国Santa Cruz生化公司产品;SP试剂盒为美国ZYMED公司产品。
1.3 标本的制备及免疫组化染色 取上述GTT患者首次清宫标本或切除的子宫标本上病灶所在部位组织,用100mL/L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ER、PR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trepvavidinperoxidase, SP)。阴性对照:以PBS代替第一抗体;阳性对照:用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ER、PR阳性片。
1.4 结果判断 ER、PR阳性细胞均呈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染色明显高于背景的滋养细胞。ER、PR定位于胞核和(或)胞质和(或)胞膜。观察阳性反应采用双盲半定量法,采用显色强度结合阳性百分率判断结果[2]。随机选取 5 个高倍视野(×400)记数每个视野内滋养细胞总数和阳性细胞个数,得出阳性细胞百分率。根据以下标准将染色细胞数量分为4级:0级:即阴性,阳性细胞数0,细胞内无棕黄色颗粒出现;(+)级:即弱阳性,阳性细胞数1%~10%,细胞内出现阳性染色;()级:即中度阳性,阳性细胞数11%~30%介于弱阳性和强阳性标准之间;()级:即强阳性,阳性细胞数>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或列联表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R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GTT中的表达 ER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着色,同时有少量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间质着色。在正常绒毛、GTT组织中,ER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中,同时有少量细胞间质及平滑肌细胞着色(图1)。结果表明,ER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葡萄胎、GTT中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85.00%、83.33%、44.12%。提示ER表达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其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ER表达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相关(P<0.01)。正常早孕绒毛组与GTT组、葡萄胎组与GTT组阳性率之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早孕绒毛组与葡萄胎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PR在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GTT组织中的表达 PR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着色,同时有少量细胞质、细胞膜及细胞间质着色。PR在正常绒毛及GTT组织的细胞间质、蜕膜组织及平滑肌细胞中有强弱不等的表达,在正常绒毛及GTT组织的滋养细胞中无表达,在葡萄胎组织的滋养细胞中有少量表达(图2)。结果表明,PR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葡萄胎、GTT组织中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0、3.33%、0。提示PR表达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各组阳性率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表2 PR在正常绒毛、葡萄胎和GTT中的表达
2.3 ER与GT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我们在ER与GT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中,采取了2002年改良FIGO(WHO)GTT高危因素评分标准,≤6分为低危,≥7分属高危,取消中危的分组,血型在评分中不起作用。因GTT临床手术前常规采取化疗,本研究将术前化疗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