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是一种经典的引产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效果明显,但因为中期引产时的宫缩并非自发,易发生不协调宫缩和强制宫缩,加上中期引产宫颈不成熟,导致引产时间长,宫缩剧烈,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增高,并易发生胎盘胎膜残留。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阻断孕酮的活性,引起蜕膜细胞坏死和绒毛受损,导致子宫出血和HCG下降,继发黄体溶解,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而易于诱发宫缩,作用于子宫颈使其胶原纤维分解加速,促进宫颈软化扩张[1]。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促进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引产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可见米非司酮不仅能促进宫颈软化扩张,还能使子宫平滑肌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宫缩,加速产程,提高引产效率[2]。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由于其引产机制相互补充,可起到协同作用,弥补了单一使用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引起的胎盘、胎膜残留,宫颈损伤发生率高的缺陷,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中期引产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志微,望玉琴.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6,14(10):626627.
2 余俊萍,冯家俭,邱玉.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终止1620周妊娠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2):11311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