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无菌的自身肿瘤;②肿瘤细胞需经外照射灭活才能使用,但不同的细胞放射敏感度不同,照射剂量难以掌握适度。照射过量,抗原性消失;照射不足,可能导致肿瘤生长;③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效果不够稳定;④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较低,病毒自身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也限制其应用。总之,这种瘤苗的临床应用还存在很多限制,寻找非细胞成分的特异性抗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
自从发现外来体后,这个直径为30-90nm的膜性囊泡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外来体最初用来描述网织红细胞分泌的一种膜小泡,后来发现B细胞、肥大细胞、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血小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也能分泌外来体[46]。外来体来源于细胞的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 MVB),为一种复杂的胞内细胞器,由胞吞作用产生。细胞膜先内陷形成吞饮泡,吞饮泡的界膜再向内出芽,形成许多小泡,这种胞吞腔室即为MVB。胞吞的主要功能是对内化的大分子和膜蛋白进行分类,一部分MVB被转运到溶酶体降解;另一部分MVB的泡膜与质膜融合后释放小泡到胞外空间,这种小泡便是外来体[4]。
最近发现,肿瘤细胞也可释放外来体,这些30-90nm的小囊泡来源于具有细胞膜的晚期的多囊性的内涵体(endosomes/lysosomes)。肿瘤细胞释放外来体,不仅包含丰富的MHCⅡ分子,也有MHCI、共刺激分子[9]、CD63、CD82[10]、Hsp73、Giz、annexin、gap1、CD9、Mac1、MFGE8[11]、Fas和Fas配体[1213],可见外来体上携带有丰富的抗原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来体能够包含和转移抗原给树突状细胞,提呈给T淋巴细胞,引起CTL效应[78],故肿瘤源性的外来体能用于抗肿瘤的免疫治疗。
外来体作为一种非细胞成分,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可以冷冻储藏、稳定性高、体积小易清除、无繁殖能力等优点,可能具有细胞毒性效应、免疫调节、诱导凋亡和免疫耐受诱导等作用,克服了肿瘤疫苗的许多缺点。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外来体瘤苗在不同肿瘤的生物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且对其致免疫耐受性还需要深入地研究,以探明外来体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防治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性。
本研究培养了5种卵巢癌细胞株,经过高速离心、低温超速离心和超滤等方法分别从8910、3AO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外来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具有明显异质性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囊泡,直径30 -90 nm,有完整的包膜,内为低电子密度物质。而TC1、SKOV3和CAOV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未分离出外来体,与国外报道的外来体透射电镜下形态一致。外来体作为一种亚细胞成分,一旦获得即可长时间保存,省却了长期培养肿瘤抗原致敏DC的困难,而且实际使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更强。但卵巢癌细胞株上清液中分离出来的外来体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提呈途径及免疫治疗效果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由于其具有诸多的优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肿瘤细胞分泌的亚细胞器,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可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实验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anchereau J, Palucka AK. Dendritic cells as therapeutic vaccines against cancer [J]. Nat Rev Immunol, 2005,5(4):296306.
[2]Brossart P, Wirths S, Stuhler G, et al. Induction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 responses in vivo after vaccinations with peptidepulsed dendritic cells [J]. Blood, 2000, 96(9):31023108.
[3]Shalaby WS, Yeh H, Woo E, et al. Development of novel substrate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J]. J Control Release, 2003,91(12):209224.
[4]Stahl PD, Barbieri MA. Multivesicular bodies and multivesicular endosomes: the "ins and outs" of endosomal traffic [J]. Sci Stke, 2002,141:PE32.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