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3例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26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57例宫颈正常组织中Pl6INK4a蛋白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2.3%、l5.4%和0%;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pl6INK4a表达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3%、100.0%、100.0%和98.3%。pl6INK4a与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系数为0.95,HRHPV与高危上皮内瘤变的相关系数为0.47,HRHPV感染阳性的标本P16INK4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证实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辅助诊断比HRHPV更具有敏感性。
Ishikawa等[14]通过检测p16INK4a和HPV表达率来评估各种HPV亚型的致癌性,在CIN I、Ⅱ、Ⅲ和宫颈鳞癌中HRHPV感染率分别为69.8%(37/53)、97.5%(39/40)、91.7%(44/48)和100.0%(16/16);HRHPV阳性的CIN I、Ⅱ、Ⅲ和SCC(squamous carcinoma of cervix)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2.4%(12/37)、82.1%(32/39)、93.2%(41/44)和100.0%(16/16)。在CIN I、Ⅱ中p16INK4a表达是明显有区别的,HPV导致的细胞周期失调多发生在CINⅡ中,在CIN I中p16INK4a过表达发生在HPV16、HPV52多于HPV51、HPV35。用p16INK4a表达做为HPV致癌性的分子标记,证实各种亚型高危HPV导致pRb功能障碍的水平是不同的,在CINⅡ中发生率最高。
目前,尚没有单一可靠的宫颈癌筛查方法。Pl6INK4a蛋白表达在宫颈癌筛查中虽不能替代高危HPV检测,但可以作为协助高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诊断指标,宫颈癌进展中高危HPV病毒的整合是必需的,HPV病毒整合和游离状态下pl6INK4a表达并不是都呈阳性。Samama等[15]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对24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行巴氏染色分级,同时分别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RHPV和pl6INK4a,观察到所有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整合的HRHPV均呈阳性,pl6INK4a过表达。但是在部分阴性HPV和ASCUS中pl6INK4a表达呈阳性,而有些pl6INK4a表达阴性的ASCUS和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则包含游离型HRHPV。提示如果用pl6INK4a检测替代HRHPV检测,有些HRHPV阳性但是pl6INK4a表达却呈阴性,这部分病例有可能癌变,但是却不能得到筛查。所以联合pl6INK4a和HRHPV检测比较适合于宫颈涂片的筛查。Redman等[16]的研究也认为pl6INK4a表达可以协助高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组织学诊断,增进癌前筛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操作。
2.3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与宫颈癌和卵巢癌并列为妇科三大肿瘤。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生物学过程,受细胞内多个肿瘤相关基因的调控。pl6INK4a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damovic等[17]以动物模型进行子宫内膜癌的遗传分析,证实CDKN2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2A)基因位点异常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主要遗传事件。CDKN2A基因位点编码P14ARF和P16INK4a两种蛋白,故P16INK4a蛋白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子宫内膜癌中pl6INK4a基因的改变尤其是缺失和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的增加密切相关。Ignatov等[18]对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6INK4a蛋白表达,MSPPCR方法检测pl6INK4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PCR分析pl6INK4a基因缺失状况。pl6INK4a异常表达为无或极轻微(染色分级<15%)的占39.2%(18/46),这和pl6INK4a基因失活高度相关(P<0.01)。pl6INK4a基因失活因素检测,缺失率为56.5% (26/46),启动子甲基化率为17.4%(8/46)。pl6INK4a总基因失活率,早期(ⅠⅡ)为60.0% (21/35),晚期为(ⅢⅣ)100.0%,晚期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中伴有转移灶的病例有93.3% (14/15)pl6INK4a失活,没有转移灶的病例pl6INK4a失活率为58.1%(18/31),子宫内膜癌转移灶发生率和pl6INK4a基因失活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8),pl6INK4a表达缺失可能和子宫内膜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