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卵巢癌;生长抑素受体(SSTR)1;病理分期;组织分化
近年研究表明,生长抑素有抑制细胞生长、抗肿瘤增殖、诱导凋亡及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等作用。随着生长抑素抗肿瘤机制的进一步明确与新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的研发,使得生长抑素受体(SSTR)有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有希望的候选基因〔1~2〕。本文旨在探讨SST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关系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选择我院妇科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手术患者切除的卵巢标本共49例,均经病理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33例和卵巢良性肿瘤16例。入选的病例均无高血压、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无激素治疗病史。另选取14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
1.2 试剂
采用SP法,SP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抗HIF1a兔多克隆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PBS代一抗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采用光学显微镜依据染色反应阳性强度及阳性细胞数进行综合判断评分,染色强度以多数细胞为准:0分:无染色;1分:染色淡棕黄色;2分:染色深棕黄色。着色细胞占视野细胞总数:0分:阳性细胞数为0;1分:阳性细胞数<10%;2分:阳性细胞数10%~50%;3分:阳性细胞数51%~80%;4分:阳性细胞数>8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组间t检验和多组间oneway ANOVA分析。
2 结 果
2.1 SSTR1在各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SSTR1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5);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表1 SSTR1蛋白在各组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略)
2.2 SSTR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卵巢癌组织中SSTR1表达强度在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在临床分期Ⅰ~Ⅱ期组表达与Ⅲ~Ⅳ期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SSTR1表达在有无腹水、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型组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 SSTR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组织分型、腹水、淋巴结的关系(略)
3 讨 论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卵巢上皮性癌占卵巢癌的80%~90%。生长抑素是人体内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种环状肽类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的SSTR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其抑制肿瘤组织细胞的增殖机制是,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SSTR通过磷酸化等途径,使胞内cAMP减少,而使细胞表现出多种抑制效应,如分化延迟、生长受阻等,而且这些效应的强弱则取决于SSTR表达密度〔2,3〕。本文结果表明,卵巢上皮性癌SSTR1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卵巢上皮,说明此SSTR广泛表达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SSTR1表达是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导致细胞丧失生长抑制功能,过度增殖,引起肿瘤发生发展,使肿瘤细胞获得更强的侵袭性,有望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当生长抑素分泌增强时, SSTR1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或者促进癌细胞的凋亡过程〔4〕。因此SSTR1在卵巢癌的预后过程中很可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护性指标。这给临床上应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晚期卵巢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本研究发现,SSTR1表达增强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组织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者,SSTR1表达越弱;而SSTR1的强表达则多见于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者。提示SSTR1可能作为生物学标记来预测肿瘤的恶性潜能,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表达有逐渐增强趋势。卵巢上皮性癌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因而联合检测SSTR1和其他肿瘤标志物可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水平。同时,SSTR1表达增强与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早SSTR1表达越弱;分期越晚,SSTR1表达越强,由于临床分期是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因此上述结果提示SSTR1的表达阳性则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在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及估计预后上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Papadia A,Sch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