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宫颈癌患者和体检的健康女性进行研究。宫颈癌组60例均为女性,其中鳞癌48例,腺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4例;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19例,Ⅳ期15例;年龄22~66岁,中位年龄43岁。正常对照组30例为女性健康查体者,年龄24~63岁,中位年龄 42岁。
1.2 实验方法
晨起空腹时抽取静脉血2mL,1000г/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放入-70℃冰箱保存,成批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Apo1/Fas水平,药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美国Genzyme公司产品分装)。主要技术参数:灵敏度0.1 mg/L, 批内变异、批间变异CV<8.5%,特异性方面不与sICAM1、 sVCAM1、 IFNr、 TNFα、 sIL2R、 sIL6R、 IL4、 IL5、 IL7、 IL10等反应;实验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正常对照组以及宫颈癌患者术前测定血清sApo1/Fas水平,其中20例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根治手术前及手术后(18±2)d测定血清sApo1/Fas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用(±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t或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期宫颈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Apo1/Fas水平比较
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Apo1/Fas水平为(10.60±1.6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水平为宫颈癌Ⅳ期>Ⅲ期>Ⅱ期>Ⅰ期>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各期宫颈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sApo1/Fas水平比较
2.2 血清sApo1/Fas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的关系
≥45岁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Apo1/Fas水平为(10.58±1.63)ng/L,<45岁宫颈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为(10.65±1.63)ng/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sApo1/Fas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无关。
2.3 血清sApo1/Fas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病理类型的关系(见表2)
鳞癌、腺癌、黏液表皮样癌类型的宫颈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sApo1/Fas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无关。
2.4 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比较
20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血清sApo1/Fas水平为 (8.56±0.80)ng/L,明显低于术前(9.87±0.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不宫颈癌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比较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第3期 陈海伦,等.宫颈癌患者血清可溶性Apo1/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sApo1/Fas受体是由于交替拼接转录翻译所致,即跨膜区两侧内含子拼接,导致翻译产物缺乏跨膜区,因而呈可溶性分泌[4]。目前认为sApo1/Fas可能通过如下方式介导肿瘤细胞逃避凋亡:(1)sApo1/Fas竞争性结合Apo1/FasL导致mApo1/Fas与Apo1/FasL相互作用削弱;(2)mApo1/Fas的缺乏(消除或脱落成为sApo1/Fas)而丧失Apo1/FasL的结合部位。Hefler等[5]用ELISA法测定发现5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30例卵巢囊肿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梁启廉等[6]研究发现58例胰腺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30例正常对照组,其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后有效患者的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本组的检测结果显示,60例宫颈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Apo1/Fas水平与正常人之间有一定程度差异,其水平为宫颈癌Ⅳ期>Ⅲ期>Ⅱ期>Ⅰ期(P<0.01),说明血清sApo1/Fa水平与宫颈癌的发展程度有关。本组的研究也发现,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Apo1/Fas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本文作者还检测比较20例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前后血清sApo1/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