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良性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妇科检查、细胞学、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良性疾病364例采用环形电刀行宫颈环切术或宫颈锥切术,包括各种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等。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随访术后修复情况。 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成功359例(98.63%),平均手术时间6.1 min,出血量10 ml,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经病检确诊。结论: LEEP治疗宫颈疾病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较多。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由于手术方便、时间短,勿需住院,广泛用于治疗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妇科应用LEEP手术治疗各类宫颈良性疾病364例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各种宫颈良性疾病364例,年龄19~57岁,平均35岁。慢性宫颈炎279例中糜烂230例,外翻或裂伤8例,宫颈息肉4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85例中CINⅠ级43例,CINⅡ级34例,CINⅢ级8例。未育11例,其余为经产妇。均行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病理活检。
1.2 方法 器械采用美国Ellmam公司生产的高频电波刀,频率3.8 MHz,设置切凝混合电极功率4~5 W,电凝电极功率8~9 W。术前白带常规及清洁度检查,排除真菌、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无明显盆腔炎症,于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以2%利多卡因5 ml分别于宫颈3点和9点局部封闭麻醉。用碘液标记病变部位,原则上距碘不着色范围外缘5 mm处环形电极切除病变组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切割组织。宫颈炎单纯型1~2 mm,颗粒型和乳突型3 mm,CINⅠ级3 mm,CINⅡ、Ⅲ级用锥形电极行锥形切除,深度达20 mm。颈管多发性息肉、宫颈外翻等,则可直接选用锥形电极沿逆时针方向连续移动360°即可将颈管内赘生物切下。样本病检,以球形电极电凝止血,创面涂抹积雪苷软膏及甲硝唑粉,如出血多者,予明胶海棉填塞止血。术后口服奥硝唑3天,禁性生活及盆浴2个月,每周局部涂抹积雪苷软膏及甲硝唑粉连续4次。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364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19 min,平均6.1 min,平均出血量10 ml,其中3例出血达50 ml,用明胶海绵及纱布压迫止血。
2.2 术后病检 LEEP术后级别等于或低于术前活检者属病理相符,高于术前活检者为病理不相符。(1)术前活检诊断慢性宫颈炎279例,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276例, CINⅠ级病理不符合3例(1.08%);(2)术前活检诊断CINⅠ级43例,其中术后降级为慢性宫颈炎19例,术后诊断一致21例,诊断为CINⅡ级病理不符合3例(6.98%);(3)术前活检诊断CINⅡ级34例,其中术后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5例,诊断为CINⅠ级9例,诊断CINⅡ级17例,诊断为CINⅢ级2例,诊断原位癌1例,病理不符合率8.82%;(4)术前活检诊断CINⅢ级8例,术后病理诊断CINⅡ级5例,诊断CINⅢ级2例,诊断原位癌1例,病理不符合率12.5%。原位癌2例均生育故行全子宫切除术。
2.3 术后情况及预防 (1)随访至2009年3月,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宫颈痂膜脱落情况,阴道分泌物、出血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记录创面修复情况。CIN 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或阴道镜活检,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如有异常,再行2次LEEP术;(2)352例术后2~7天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均少于月经量。阴道出血量如月经12例中,11例经抗感染止血及阴道填塞纱布后血止,另1例因出血多行2次手术后治愈。术后4~6周复查见宫颈光滑,外形恢复自然状态,治愈率98.63%,1例发生宫颈管黏连,无1例继发感染。3例术后3个月宫颈仍有小糜烂面,2例CINⅡ级术后复发,均行第2次手术后治愈。
3 讨 论
LEEP刀是一种新型超声高频电刀,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组织无炭化,不影响病理诊断 [1-2]。尤其是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使用价值。本组仅48例诊断得到更正。
LEEP手术在电切的同时电凝,基本满意解决了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