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9、CathepsinD、Ecadherin、HPV在各组中表达阳性率的比较表2 MMP2、MMP9、CathepsinD、Ecadherin、HPV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分析 注:rP2代表MMP2,rP9代表MMP9,rD代表CathepsinD,rE代表Ecadherin,rH代表HPV次;滴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37℃温箱中30min,PBS洗涤5min×4次。DAB显色,光镜下观察,自来水中终止反应。苏木素复染,充分水洗,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封片。阳性定位于细胞核。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组间表达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各指标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作直线回归相关分析,对全部病例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对有预后价值的指标作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α=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5例宫颈癌病例中,MMP2阳性率为78%(51/65),MMP9阳性率为75%(49/65),CathepsinD阳性率为6%(37/65),Ecadherin阳性率为40%(26/65),HPV的阳性率52%(34/65)。MMP2、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UICC Ⅱ期组分别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UICC Ⅰ期组;CathepsinD在低分化组、UICC Ⅱ期、局部复发组分别高于高分化组、UICC Ⅰ期、局部未复发组;Ecadherin在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局部复发组分别高于高分化组、淋巴结未转移组、局部未复发组;HPV在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在淋巴结未转移组、UICC Ⅰ期分别高于淋巴结转移组、UICC Ⅱ期(见表1)。
各指标的着色强度与肿瘤的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做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显示:pg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局部复发及UICC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局部复发、肿瘤分化程度、UICC分期无关(P>0.05);GSTπ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UICC分期均存在相关(P<0.05);T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局部复发无关(P>0.05)(见表2)。
对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及MMP2、CathepsinD、Ecadherin的表达均与术后生存之间明显相关( P<0.01)。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组织学分型、MMP2、CathepsinD的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5),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MMP2、CathepsinD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越短,生存率越低(图1~图3)。
3 讨论
国际妇产科医师联合会认为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肿瘤三维体积、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浸润深度小于3mm时5年生存率为99%,但当浸润深度大于19mm时5年生存率仅为63%;肿瘤体积小于2cm3时5年生存率大于90%,肿瘤体积大于30 cm3时5年生存率小于65%,肿瘤体积的增大也意味肿瘤浸润深度增加,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1]。早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机制的研究较少报道,浸润对预后意义研究尤其少。MMP2、MMP9、组织蛋白酶D与多种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钙粘连蛋白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不同水平的表达;HPV的感染已成为宫颈癌发生以及原位癌进入到浸润癌的关键因素,本实验探讨上述各指标在早期宫颈癌浸润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早期宫颈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提供初步理论依据,并为宫颈癌的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判断指标。
MMPs是一族至少包括19类的锌依赖性内肽酶,它们的共同作用可降解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MMPs主要以酶原形式分泌到细胞外,一般情况下它们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体内的MMPs具有基因转录水平、翻译后水平调节,MMP2和MMP9分子量分别为 72Kda和92KDa,是两种重要的蛋白酶,与多种肿瘤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2,3]。同时研究显示MMP2、MMP9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4~6]。因此推测两者的表达直接影响肿瘤患者预后。我们实验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78%, 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75%,而且在肿瘤组织浸润的边缘存在MMP2、MMP9的高表达,而在肿瘤内部表达水平较低,同时两者的表达水平与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