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妇科及妇科肿瘤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科2004年5月~2006年3月开展了包括卵巢囊肿剥出术及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剜出术、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等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467例,本文对46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腹腔镜手术患者467例,年龄21~74岁,平均(41.4±7.9)岁。已婚451例(96.57%),未婚16例(3.42%) 。有盆、腹腔手术史209例(44.75%),其中行剖宫产术154例,妇科手术39例,外科手术16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89例(19.06%)。对于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妇科疾病的患者,以第一诊断作为手术指征。子宫肌瘤174例(37.26%), 卵巢良性肿瘤106例(22.70%),子宫内膜异位症88例(18.84%,包括子宫肌腺症3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50例), 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Ⅱ、CINⅢ)36例(7.70%), 功能性子宫出血24 例(5.14%),子宫内膜瘤样病变(EIN)18例(3.85%) ,盆腔炎性疾病8例(1.71%),子宫内膜癌5例(1.07%),子宫颈癌5例(1.07%),异位妊娠3例(0.64%) 。
1.2方法
1.2.1手术准备和Trocar 穿刺点选择
467例患者均行腹腔镜(美国史赛克公司产品)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成功后留置导尿管。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已婚者根据手术方式放置不同的举宫器,行附件手术和子宫肌瘤剜除术者放置简易可调节举宫器。行子宫切除手术者放置YSZ1型举宫器。普通手术选4个常规的Trocar 穿刺点,但对于复杂手术选择改良Trocar 穿刺点,即将第1 穿刺点沿腹中线上移至脐上3~5 cm 处,其余各穿刺点也相应平行上移 。复杂手术主要包括有子宫体积≥孕4个月的子宫切除术、肌壁间子宫肌瘤径线≥8 cm的肌瘤剜出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直径> 10 cm的卵巢囊肿切除术。
1.2.2手术方式
部分患者同时行2种或2种以上手术,均按照第1术式统计。本组共行卵巢囊肿剥出术或附件切除术214例;子宫肌瘤剜出术58例,肌壁间肌瘤径线≥7 cm 者36例;子宫切除术185例 ,子宫体积≥孕3个月者65例,其中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6例 ,次全子宫切除术40例,全子宫切除术119例;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测水准α=0.05。
2结果
我科从2004年5月开展腹腔镜手术,前6个月的腹腔镜手术率不到10%,但呈逐月升高趋势,2006年1~3月腹腔镜的手术率增长到47.6%。467例腹腔镜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的相关手术指标的比较见表1。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其它几种术式组(P<0.05),而不同术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7例中发生手术并发症3例(0.64%),有2例中转开腹,均为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损伤膀胱。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1例,为Trocar刺破左侧腹壁下静脉造成手术后出血,第2天发现行再次开腹手术止血 。 表1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相关手术指标的比较(略)
3讨论
3.1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普及
3.1.1腹腔镜手术率提高
在很多大型的综合性医院腹腔镜已成为妇科手术的主要方式[3],但是在大多数的肿瘤专科医院,由于收治的适合腹腔镜简单手术的疾病如宫外孕、单纯囊肿患者较少,大多数是需要切除子宫的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颈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所以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相对较晚,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广泛性和深度也较局限。一方面与肿瘤专科医院里妇瘤科开展的都是较大手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妇科肿瘤医师的意识有关。我院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步、分级的开展了妇科腹腔镜各类手术,与手术意识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腹腔镜手术率由开始之初的不到10%逐渐上升到47.6%,并且2006年开展了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腹腔镜的手术率继续呈升高趋势。
3.1.2手术指征拓宽腹腔镜
手术适应证已从良性疾病拓宽至恶性疾病[4]。本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率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