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1],然而只有一小部分感染高危HPV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会进展为浸润性宫颈癌(ICC),提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肿瘤的发生。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癌基因,其高表达在促进细胞增殖、转化及肿瘤发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PTTG促进肿瘤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已有研究提示PTTG可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形成正反馈环路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2],也可激活cmyc基因或其它脯氨酸增殖基因[3]。关于PTTG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国内外少有报道。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TTG 、bFGF和cmyc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ICC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TTG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类型、病理分级和FIGO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与bFGF和cmyc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3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青岛海慈医院活检或手术切除宫颈癌标本60例,其中鳞癌44例,腺癌16例;根据2000年FIGO分期,I期22例,II期18例,III期12例,IV期8例;根据WHO分级,高分化(G1)8例,中分化(G2)22例,低分化(G3)30例;宫颈癌中Ib~IIa期行根治术30例,其中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13例。所有标本收集前未经化疗、放疗或生物学治疗。病人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49岁。选取同期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CIN I 12例,CIN II~III 18例),和10例健康人宫颈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取4 μm厚切片4张。
1.2 检测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羊抗人PTTG多克隆抗体(1∶250)、兔抗人bFGF多克隆抗体(1∶200)和鼠抗人cmyc单克隆抗体(1∶50)均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SP及DAB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验步骤按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已知垂体腺瘤切片作为阳性对照,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 结果判定 PTTG、bFGF和cmyc计分方法均采用Sinicrope等[4]的改良法,按染色细胞计数所占比例(至少观察5个400倍视野),分为5级,0分:<5%,1分:5% ~ 25%,2分:26% ~ 50%,3分:51% ~ 75%,4分:>75%。染色强度分为3级,1分:弱染色,2分:中度染色,3分:强染色。每份切片计分=染色细胞数分数×染色强度分数,所得分数<1分为阴性结果,≥1分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比较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健康人宫颈组织之间及各临床特征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n>40)或Fisher检验(n<40),宫颈癌组织中PTTG和bFGF、cmyc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endall相关分析。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的表达 30例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67%,30例CIN宫颈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0.00%,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缺失。宫颈癌中PTTG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χ2=14.244,P<0.01)。PTTG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阳性着色处为黄色深棕黄色颗粒。鳞癌中胞核表达明显,而腺癌中胞浆表达明显。
2.2 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具体结果见表1。
2.3 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bFGF、cmyc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 经Kendall s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与bF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χ2=20.603,τ=0.287);PTTG与cmyc的表达之间亦呈正相关(χ2=8.721,τ=0.190),提示PTTG可能通过bFGF和cmyc发挥其致瘤作用。具体结果见表2。表1 宫颈癌组织中PTTG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表2 宫颈癌组织中PTTG与bFGF、cmyc表达的相关性PTTG bFGF阴性阳性
3 讨论
PTTG基因为Pei等在1997年由垂体肿瘤中发现并分离出的具有强致癌作用的癌基因。该基因位于与肿瘤复发相关的5号染色体长臂5q33,全长超过10 kb,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PT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