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李洪义[17]观察到异位内膜的 ER/ PR mRNA 比值较在位及正常子宫内膜升高。提示异位内膜上绝对或相对减少的 PR 可能导致其降低或失去对雌激素控制的反应性,而相对较高的 ER 可能导致雌激素为主的环境,在 EM 的发展中起作用。子宫腺肌症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大多数的报道认为子宫腺肌症中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组织一样,认为子宫腺肌症病人的异位内膜腺体和异位间质中ER、PR 的表达大多为阳性,更证实了子宫腺肌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也受卵巢甾体激素的周期性影响[18]。宁辉[19]等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证实PR在内膜异位中阳性表达。
2.3 PR 与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UE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生的基因机制不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高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并缺乏孕激素拮抗有关。对内膜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高分化癌 PR的两种亚型均表达,并以 PR—B 为主,可被雌二醇上调,低分化癌只表达 PR—A,PR—B 不表达且对雌激素作用无反应,鉴于孕激素通过 PR起作用,PR—B 的转录活性强于 PR—A,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预后及内分泌治疗效果可能与孕激素受体亚型不均衡分布相关。在原发内膜癌中,高分化癌比低分化癌 PR的浓度高。冯华英等人在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研究中发现PR—A,PR—B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相关。
2.4 孕激素受体与卵巢肿瘤一项研究分析67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手术残留癌、年龄等预后因素,46.3%的肿瘤PR阳性,PR水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表明PR阳性者无进展性生存期较长[18]1040。另一项研究发现I、II期原发性卵巢癌的PR含量高于III、IV期癌,子宫内膜样癌的PR含量与雌激素受体含量明显相关(P<0.0001),而在浆液性癌中无相关性(P=0.31),子宫内膜样癌PR含量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提示PR含量较高者预后较好。
2.5 孕激素受体与不孕症卵巢所分泌的激素是通过内膜相应受体而起作用,因此内膜分泌状况不仅受黄体激素水平影响,还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含量有关。子宫内膜作为卵巢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在诊断卵巢黄体功能上具有重要价值。正常月经周期中,孕激素受体的变化规律是,受体在滤泡晚期达高峰,黄体期开始下降,到黄体晚期达最低点。子宫内膜所产生的PR 量与卵巢所产生的激素有明确的关系。因此,LPD患者可能由于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低下致使子宫内膜产生 PR 量随之改变,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延迟引起不孕。假黄体功能不全是继黄体功能不全之后提出的新名词,其表现为基础体温及血激素水平正常,但内膜分泌延迟。对这类患者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PR 检测显示,其子宫内膜 PR 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Keller 等报道的 1 例假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内膜 PR 含量是正常者 PR 含量的一半。动物实验模型及人子宫内膜研究已经显示,孕激素通过与胞质中 PR 结合转运到细胞核,使之 DNA、mRNA 发生变化,蛋白质合成增加,最终引起内膜一系列分泌形态变化。因此这些患者出现的内膜 PR 低下必然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延迟而不孕。所以我们认为对基础体温及血孕激素检查正常而内膜分泌延迟的患者,检测子宫内膜 PR 对查找不孕原因是有帮助的。综上所述,孕激素受体作为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有两种亚型PRA 和 PRB,PRB的活化转录作用强于PRA,PRA不仅活化转录作用弱,还可抑制PRB的功能。并且孕激素受体在介导与调节卵巢、子宫功能及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孕激素受体的深入研究将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条新的生物学途径。
【参考文献】
[1] Hovlend AR , Powell RL , Takimoto GS , et al. An N-terminal inhibitory function supresses transcription by the A-isoform but not the B-isoform of human progesterone receptors[J]. J Biol Chem ,2001 ,273(2) :5455-5460.
[2] Kastner P , Krust A , Turcotte B , et al. Two distinct estrogen-regulated promoters generate transcripts encoding the two functionally different human progesterone receptor f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