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mm) and normal amniotic fluid volume, and regression equation serves to speculate AAFV with higher precision.
Key words: amniotic fluid volume; ultrasonography; influential factor
羊水是胎儿正常活动、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液体环境。正常羊水量为300~2000 ml,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为0.2%~1.6%,羊水过少的发病率达0.5%~5.5%。羊水量异常主要由孕母患病、胎儿畸形,脐带、胎盘、羊膜等病变引起,不管是羊水过多或是羊水过少,都将使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升高,因此准确预测羊水量非常重要。我们对江苏省人民医院2007年12月—2008年9月就诊的220例孕妇的羊水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探讨妊娠晚期超声对羊水量评估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9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择期剖宫产的单胎、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220例。均在产前7天行超声检查。 孕周均在37~41周。 其中B超显示羊水过少组76例, 羊水量正常组116例, 羊水过多组28例。 3组孕妇年龄、孕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既往无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史, 近期无胎膜早破、早产及感染,所选病例均无胎儿畸形和胎儿窘迫。
1.2 方法
1.2.1 羊水指数(AFI)的测定 采用LOGIQ 400MD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仰卧位时,以腹中线和脐水平为纵横坐标,将母体腹部分为4个象限,探头垂直于地面,于矢状切面上测量每个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距离(不包括脐带或胎儿肢体),4个测量值的总和为AFI[1]。测量均由同一超声医生完成。以AFI<80 m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标准,其中AFI≤50 mm为诊断羊水过少的绝对值,51~79 m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80~180 mm为正常羊水量,AFI>180 mm为羊水过多。剖宫产术中测得的实际羊水量(AAFV)<300 ml为羊水过少,>2000 ml为羊水过多。
1.2.2 AAFV的测定 ①术中通过小切口切开子宫全层,人工破膜即用吸引器收集羊水,容积法测量留于吸引器的血污染羊水量(负压瓶中事先放入肝素12500 U抗凝),测定血污染羊水中的红细胞压积(HCT),根据公式计算混合液中血量[2]。计算公式:
混合液中血量=血和总羊水混合液×羊水中HCT产前HCT
②用10 ml的羊水浸湿纱布和手术巾分别估计其面积,从而估算手术中布单上的羊水量;③计算实际羊水量=血和羊水混合液-混合液中的血量+布单上的羊水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A、LSD检验。运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AFI与AAFV的符合情况 AFI与AAFV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 AFI对羊水过少(AFI≤50 mm)和正常羊水量的阳性预测值(B超阳性结果中真正有疾病的概率)较高,对AFI在51~79 mm的预测有一定偏差,对羊水过多的预测不精确,产后实际羊水量很难达到2000 ml。
2.2 各参数与AAFV的分析
2.2.1 方差分析 对孕妇孕期一般情况(宫高、腹围、体重增量)、超声参数及胎儿附属物等情况进行方差分析,其中脐带长度、胎儿腹围(AC)、AFI、AAFV满足方差齐性要求,不同羊水量组的AFI、AAFV、AC进行成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LSD检验进行比较,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1 AFI与AAFV的符合情况表2 脐带长度、AC、AFI、AAFV与羊水量之间的关系*P<0.05,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2.2.2 Pearson相关分析 AFI、AC、脐带长度与AAFV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50、0.073,AFI、AC与AAFV呈显著性相关(P<0.01),脐带长度与AAFV无显著性相关(P>0.05)。
2.2.3 羊水量预测的回归方程 AFI检测是用二维的检测衡量三维的羊水,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stepwise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①y∧=3.5AFI+123,R=0.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