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kg 静脉输注。
1.2给药方法
化疗方案为PC或PP方案。实验组于应用顺铂的前3 d 开始,分别给予大蒜素10 mg/kg、大蒜素40 mg/kg 静脉输注,1次/d,连用10 d(1个周期)。两组对症止吐、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相似。每3~4周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观察化疗过程中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化疗前后血β2微球蛋白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t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所有上述计算都由SPSS 11.5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完成。
2结果
2. 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年龄、 体重、 化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2. 2两组并发症比较B组化疗后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外周血β2微球蛋白:化疗前两组值无明显差异(P> 0.05),B组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详见表2。表2两组胃肠道反应与血β2微球蛋白值比较 (略)
3讨论
化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是目前常用的细胞毒药物都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增殖细胞也有杀伤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差,因而影响化疗的疗效,所以如何使药物对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杀伤,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减少到最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顺铂是当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癌药物之一[2],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晚期恶性肿瘤均有较好疗效。顺铂的作用效果具有剂量正相关性,即其杀伤能力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增加1倍,其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可增加数倍以上。但剂量增大,其毒性也增大[3]。作为一种细胞毒药物,顺铂可造成肾脏、周围神经、胃肠道、肝脏以及骨髓等多组织损伤。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生蒜的鳞茎,含有一些特殊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含硫化合物(蒜氨酸、蒜油、蒜素、阿霍烯等)、微量元素(高含量的锗、硒、磷、镁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使大蒜具有广泛的药效。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蒜素能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大蒜素对顺铂所致胃肠道副反应的影响
胃肠道副反应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多肿瘤病人恐惧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顺铂是化疗药物中致吐作用最强的药物[4],与顺铂相关的恶心呕吐几乎达到了100%。顺铂导致患者恶心、呕吐的机制主要是其刺激消化道黏膜上的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5HT作用于迷走神经,刺激周围及中枢的5HT受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5]。临床军医杂志第36卷本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大蒜素对卵巢癌化疗中顺铂的反应的影响发现,剂量大的大蒜素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与剂量小的大蒜素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张久亮等[6]研究证实大蒜素对多种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相符。
32大蒜素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影响
顺铂主要由肾脏排泄,肾毒性是顺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它可引起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及形态学改变。肾小管特别是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损伤是顺铂致肾毒性的主要靶位。其对肾小管的损害一般是可逆的,但在大剂量或连续投药时,可使肾小管损伤表现为不可逆性,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文献报道,血β2MG是反映DDP所致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数值与肾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对DDP肾毒性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7]。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大蒜素对卵巢癌化疗中顺铂的肾毒性的影响发现剂量小的大蒜素组血β2MG值在化疗后明显升高,剂量大的大蒜素组变化不明显。表明剂量大的大蒜素可更有效地预防脂质过氧化物对膜结构的损伤,保护肾脏功能,减轻DDP所致肾毒性。因此静脉输注40 mg/kg 的高浓度大蒜素可更加减轻卵巢癌化疗中顺铂的副反应,大蒜素联合顺铂可能更有效的治疗卵巢癌。
【参考文献】
[1]Fleischauer AT,Arab I.Garlic and cancer: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literature[J].J Nutr,2001,131(8):1032s-1040s.
[2]Rosenberg B.Fundamental studies with cisplatin[J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