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割天然Ⅴ、Ⅶ、Ⅺ型胶原。由于MMP2能降低细胞间的粘附,有利于细胞的移动,增加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移动能力。MMP2在异位内膜组织的高表达,使其降解ECM的能力增强,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种植能力增加,有助于异位病灶的不断生长。因此认为异位内膜组织较正常内膜组织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从而不断侵袭、降解周围的组织,破坏间质细胞连接,使异位病灶不断扩大蔓延。有报道[3]用酶谱法检测发现异位内膜proMMP2活性较在位内膜高,异位内膜比在位内膜具有更强的侵袭性,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3.2 MMP2 mRNA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本实验RTPCR结果表明,MMP2 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5360±0.0840),与正常子宫内膜的相对表达量(0.5170±0.07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66,P>0.05)。说明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同样没有侵袭性,由此推测异位内膜侵袭性增强可能与腹腔液的内环境有关。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到腹腔,受腹腔内微环境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MMP2表达增强,导致异位内膜的侵袭性增高,异位病灶不断扩大[4]。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MMP2 mRNA内异症与rAFS临床分期的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情往往难以控制而不断加重。根据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提出的修正分期法(rAFS分期标准)[1],将EM分为Ⅰ、Ⅱ、Ⅲ、Ⅳ期。
本实验结果显示,异位内膜中MMP2 mRNA的表达与EM的临床分期没有相关性,MMP2 mRNA在Ⅰ~Ⅱ期的相对表达量为(0.6170±0.0900),Ⅲ期的相对表达量为(0.6220±0.0810),Ⅳ期的相对表达量为(0.6240±0.0850),各期异位灶中MMP2 mRNA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结果与Wenzl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结果表明,EM各期的异位内膜均有较强的侵袭力,内膜的侵袭能力并没有因病情的严重而增强。病人在发病早期,尽管病灶小,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灶将不断向周围组织侵袭和种植,使病灶不断扩大,并在腹膜内形成广泛的粘连,使病情不断加剧。因此,对EM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
3.4 MMP2蛋白的表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本实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受月经周期的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的表达均高于增生期(P<0.05)。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受孕激素的调节,MMP2呈显周期性的变化。MMP2蛋白的表达主要在分泌晚期、月经期和内膜重建的增生早期,尤以月经期的表达为高。说明MMP2可能在子宫内膜的周期脱落、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MMP2蛋白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失去其周期性变化,增生期与分泌期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2的表达失去其在正常内膜中的周期性变化,即无论在增生期还是分泌期,MMP2均呈现高表达状态。Bruner等[5]研究发现,异位灶虽然保留了在位内膜对性激素的敏感性,但异位内膜缺乏对孕激素的正常反应,异位内膜中孕激素受体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我们认为,MMP2在异位灶中的表达失去周期性变化,可能与PR的缺乏以及异位灶对孕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有关,从而导致临床应用孕激素治疗内异症疗效欠佳。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 of endometriosis[J].Fertil Steril,1985,43(3):351352.
[2] Wenzl RJ,Heinzl H.Localiz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in uterine and ectopic implants[J].Gynecol Obstetr Invest,2002,45(4):253257.
[3] Bruner KL,Eisenberg E,Gorstein F,et al.Progesterone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coordinately regulate suppression of endometrial matalloproteinases in experimental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