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口开大<2 cm;B组:10例,宫颈口开大2~4cm;C组:10例,宫颈口开大4 ~6 cm;D组:10例,宫颈开大> 6 cm。
1.2方法
1.2.1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每例孕妇在择期或急症剖宫产术中,在膀胱腹膜反折下1 cm处取子宫下段横切口,胎盘娩出前,于切口下缘中部的子宫壁取全层组织1.0 cm×1.0 cm×0.5 cm,洗去血液和羊水,经液氮速冻,-80 ℃冰箱保存。
1.2.2RT-PCR检测IL-8 mRNA基因表达:①总RNA提取:应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②RT-PCR:取总RNA提取物1 μl,25 nmol dNTP 2.5 μl ,RNAin 1 μl,引物各1 μl(IL-8引物:上游引物5 -AAGCTGGCCGTGGCTCTCTTG -3 ,下游引物:5 - AGC CCT CTT CAA AAA CTT CTC -3 )均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10*PCR Buffer 2.5 μl,25 mmol MgCl21.5 μl用DEPC水补足23 μl混匀,95 ℃×5 min后冰溶5 min,再加入MLV逆转录酶及Tag酶(均为Promaga产品)各1μl,合成cDNA,然后进行PCR。β-action反应条件同上。③PCR产物的鉴定和半定量进行2%琼脂糖电泳,紫外灯下可见IL-8为279 bp荧光条带,β-action为540 bp荧光条带,在紫外凝胶图象分析仪上进行荧光亮度测定,计算IL-8/β-action比值。
1.2.3IL-8的测定:恒冷冰冻切片(5 μm),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SP)法检测,其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为美国NeoMarkers公司产品,稀释度为1∶100。SP试剂盒购自福建迈新公司。手术摘除的子宫平滑肌瘤作IL-8阳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代替单克隆抗体作阴性对照,细胞核用苏木素复染。
1.3结果判定IL-8阳性细胞为细胞核染成棕黄色,有棕黄色颗粒, 在200倍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内观察100个组织细胞,计算其中的阳性细胞数[3],按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将其分为4个等级:无阳性细胞为无表达(-),10%~24%为弱程度表达(+),25%~75%为中等程度表达(++),>75%为强程度表达(+++)。
2 结果
IL-8 mRNA的表达IL-8 mRNA在A组和B组的子宫下段组织上有微量表达,在C组和D组的表达明显增强。C组和D组IL-8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但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和表1。
3讨论
近年细胞因子在分娩中的作用被逐渐认识并加以深入研究。从受精卵植入到分娩,均有细胞因子产生,可由子宫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子宫内膜细胞、蜕膜组织和胎盘组织细胞等产生。有研究[4]表明在足月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羊膜和绒毛膜细胞可产生约60多种细胞因子,其中促炎因子IL-1、IL-6、IL-8等对子宫的收缩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介导分娩发动有关。同时,这些促炎因子在分娩过程中胎膜、宫颈和子宫下段组织中的表达随着宫颈的扩张其表达逐渐增加,与宫颈扩张有关[2、4-6]。宫颈扩张是分娩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之一。关于宫颈扩张机制的研究较少,普遍认为宫颈扩张是子宫收缩和缩复向上牵拉,胎先露压迫的机械刺激结果。目前,有学者研究发现宫颈扩张过程中有类似急性炎症反应的现象。
IL-8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动因子,可诱导中性粒细胞浸润至组织,并降解、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胶原酶等物质。许多研究表明IL-8与宫颈成熟和分娩发动密切相关。Kemp[2] 等报道随着宫颈的扩张,子宫下段组织IL-8浓度在宫颈扩张>4 cm后显著升高,用原位杂交技术发现在宫颈扩张>4 cm以后,IL-8 mRNA在子宫下段肌层血管和腺上皮细胞上有强表达。Maul[6]报道在宫颈扩张> 6 cm以后,子宫下段肌层组织IL-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宫颈扩张<2 cm组。Thomson [1、7]等证实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下段肌层中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白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并处于降解状态,可激活和释放蛋白酶、胶原酶等一系列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必需结构蛋白,使宫颈易于扩张,宫颈扩张类似于急性炎症反应。本研究发现IL-8及其mRNA在C组和D组的表达明显增强,其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提示IL-8在宫颈扩张过程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