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一年内妊娠结局的分析 |
|
1例中,I期2例,II期3例,IIIa期4例,IIIb期2例。侵蚀性葡萄胎11例中,I期4例,II期1例,IIIa期6例。 二、化疗方案及治疗标准 1.化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种、期别、血hCG滴度、肝肾功能、骨髓相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单药化疗方案主要采用氟尿嘧啶(5-FU)或更生霉素(KSM)单一用药;联合化疗采用5-FU、KSM和环磷酰胺(CTX)方案,5-FU、KSM、消瘤芥(AT-1258)和长春新碱(VCR)方案,鬼臼乙叉甙(VP-16)、甲氨喋呤(MTX)、KSM、CTX和VCR(EMA/CO方案)。侵蚀性葡萄胎采用单药方案例数多于绒癌。22例中,最少用药3个疗程,最多10个疗程,4个疗程以上者占77.3%(17/22)。见表1。
表1 22例患者的化疗情况(例数)
化疗方案 总例数 疗程数 3 4~6 >6 单药化疗 5-FU 7 2 5 0 KSM 4 1 3 0 联合化疗 5-FU+KSM+VCR 4 2 2 0 5-FU+KSM+AT1258+VCR 5 0 2 3 EMA/CO 2 0 0 2 合 计 22 5 12 5
2.治疗标准:化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标准为:(1)每周测定1次血hCG,连续3次正常(hCG正常值为<10IU/L,β-hCG<5IU/L);(2)临床症状消失;(3)转移灶消失(包括盆腔B超声检查,胸部X线摄片或肺CT,肝CT等)。符合上述3个条件者,再巩固化疗1~2个疗程出院随诊。随诊率100.0%。 三、停止化疗至妊娠的时间 22例中,停止化疗至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在半年以内(含半年)者为7例,半年以上者15例。 结果
一、妊娠结局 22例1年内妊娠的结局为,足月分娩9例,占40.9%;人工流产6例,占27.3%;自然流产4例,占18.2%;早产1例,占4.5%;胎死宫内引产1例,占4.5%;葡萄胎1例,占4.5%。废胎(包括自然流产、胎死宫内和葡萄胎)为6例,废胎率为27.3%。 1.足月分娩: 9例足月分娩的随访情况均好。1例治愈8年后再妊娠,但胚胎停育而行人工流产术。2例继续避孕未再妊娠。另6例分别足月分娩1~3次。共获新生儿23个,其中停止化疗1年内分娩的9个新生儿中,有1个于出生5个月死于肺炎。余均生长发育正常。 2.人工流产: 6例行人工流产的原因,是患者对妊娠可能发生异常情况而有顾虑,而主动要求终止妊娠。 3.自然流产:4例因自然流产行治疗性刮宫的患者中,1例术后2个月妊娠,但因胎死宫内而终止,继而失访。另1患者术后3个月妊娠并正常分娩,至今随访11年,患者良好。其他2例随访1年至今患者良好。 4.早产:1例早产原为侵蚀性葡萄胎I期,经化疗达临床完全缓解并巩固1个疗程出院,随诊5个月再次妊娠。孕期定期在我院产前检查,孕早、中期均正常,但孕36周发生先兆子痫,积极治疗后行剖宫产术,分娩一正常女婴。产后密切监测血hCG,未恢复正常,且于产后40天血hCG上升,B超检查除外早孕,而子宫后壁有占位性病变,子宫内膜线不规则,彩色超声检查证实上述所见,以产后绒癌收入院。化疗治愈后出院9个月,阴道又淋漓出血,血hCG上升,胸片及分段诊刮未明确诊断。行盆腔动脉造影,证实右侧宫旁有一直径3cm转移瘤,行1个疗程动脉持续灌注MTX,随后定期行EMA/CO化疗至治愈出院。随诊3个月又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见绒毛且病理检查证实。术后1个月余血hCG转为阴性。然而3个月后血hCG又逐渐上升,经各项检查除外妊娠,子宫旁有3cm×5cm×5cm包块,以绒癌II期收入院,又经7个疗程化疗达临床治愈第3次出院。至今定期随诊4年余,母女健康。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醋酸甲孕酮致闭经的安全性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雌激素与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癌细胞bcl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