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醋酸亮丙瑞林微囊型缓释剂治疗中枢性性早熟临床观察 |
|
elopment, arrest bone maturation and increase predicted adult height effectively without severe side effect. 【Key words】 Puberty, precocious Leuprolide
国外自1991年开始将醋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 acetate)缓释剂用于治疗儿童中枢性性早熟[1],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为观察醋酸亮丙瑞林微囊型缓释剂对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疗效,我们对15例中枢性性早熟儿童进行了该药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女性原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15例,均为未经任何治疗,年龄(CA)(6.1±2.5)岁(2.0~8.5岁),骨龄(BA)(8.8±3.7)岁(3.0~14.0岁),乳房发育TannerⅢ期12例,TannerⅣ期3例,其中已有月经初潮者2例。头颅CT示轻度外周性脑积水1例。所有患儿均无心、肝、肾、肾上腺、甲状腺等疾病,治疗前性征发育至少半年以上。 二、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标准 (1) 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2) GnRH(100 μg)激发试验中血清黄体生成素(LH)峰值>12 IU/L;(3) 骨龄至少超过身高年龄1岁。 三、方法 1.所有患儿均给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囊型缓释剂(商品名抑那通,日本武田公司生产),剂量按60~80 μg/(kg.次),每4周1次皮下注射。15例患儿均已治疗观察1年以上,治疗期间每月观察第二性征变化,复查身高、体重、血清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垂体催乳素(PRL)、皮质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生长激素(GH)基础值和峰值1次(GnRH试验),血清LH、FSH、E2观察至血清LH峰值降至9 IU/L以下后改为每3个月复查1次。每6个月复查手掌腕X线骨龄片1次(Greulich和Pyle法)。 2.LH、FSH、E2、T、PRL、皮质醇、T3、T4和TSH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法测定(瑞士Serono提供)。GH采用微孔板酶免疫法测定(美国Burlingame MTL公司)。
结果
一、第二性征变化 15例患儿均于治疗2个月后乳房开始缩小,治疗6个月后,5例患儿乳房从TannerⅢ期恢复正常,3例患儿乳房从Tanner Ⅳ期降至Ⅲ期。 二、血清激素水平变化 15例患儿均于治疗2个月后FSH和LH峰值开始下降,治疗6个月后LH、FSH和E2峰值均降至青春期前水平,FSH和LH峰值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皮质醇、GH、T、T3、T4、TSH和PRL治疗前后基础值和峰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表1)。
表1 15例中枢性性早熟患儿醋酸亮丙瑞林微囊型缓释剂治疗前后血清激素、骨龄变化
治疗时间 ±s 中位数以及范围 FSH峰值 (IU/L) T3 (nmol/L) T4 (nmol/L) TSH (mIU/L) 皮质醇 (nmol/L) BA/CA LH峰值 (IU/L) E2峰值 (pmol/L) PRL (μg/L) T (nmol/L) GH (μg/L) 治疗前 21±6 2.8±0.7 103±24 3.6±1.5 198±75 1.5 (1.1~1.8) 32.9 (14.1~90.7) 89.2 (18.9~559) 17.6 (6.5~63.3) 0.7 (<0.3~3.6) 1.5 (0.2~5.7) 治疗 6个月 7±4 2.1±0.9 115±19 4.1±1.8 204&plus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达那唑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ICPP女性患儿生长和促生长素轴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