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粒体tRNAleu UUR 基因突变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降低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
|
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妊高征的确切病因尚未彻底阐明,但其发病具有家族倾向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遗传因素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已成为阐明妊高征发病原因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人类线粒体基因属核外遗传物质,编码氧化磷酸化反应所需的酶复合物的13个亚单位和22个转运核糖核酸以及2个核糖体核糖核酸,它们都是线粒体蛋白合成所必须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氧化磷酸化系统功能的维持,需要整个线粒体基因组的表达。线粒体基因较核内基因容易突变,并难以修复。线粒体DNA中极少有内含子,基因组中任何突变几乎都可以影响其编码功能,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的末端复合物,其改变亦可影响线粒体的功能。有报道,在妊高征高发病率家族中存在着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点突变[1,2]。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妊高征患者胎盘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及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A→G突变,探讨线粒体基因突变及能量代谢障碍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997年11月~1998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晚期妊娠妇女,共117例。分成两组:妊高征组(57例)均为中度和重度妊高征患者[3],其平均年龄(27.0±3.3)岁,平均孕周(37.4±3.2)周;对照组(60例)为正常妊娠妇女,其平均年龄(27.1±3.1)岁,平均孕周(39.3±1.2)周。两组孕妇均无心、肝、肾脏疾病、糖尿病及神经肌细胞疾病病史。 二、研究方法 1.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3243位点突变检测: (1) DNA提取:抽取两组孕妇外周血2~3ml,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和异戊醇提取总DNA。 (2) PCR-酶解分析: 引物序列[4]为nt3130-3149(5′-AGGACAAGAGAAATAAGGCC-3′)和nt3404-3423(5′-CACGTTGGGGCCTTTGCGTA-3′),在20 μl的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循环条件为:96℃变性2分钟,然后,94℃变性1分钟,60℃退火1分钟,70℃延伸1.5分钟,共10个循环。再90℃变性1分钟,60℃退火1分钟,70℃延伸1.5分钟共20个循环,最后60℃延伸30分钟。PCR产物以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取2 μl PCR产物,37℃在20 μl反应体系中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paⅠ 5U酶解4小时,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3) 阳性对照标本:1例证实有nt3243A→G突变的患者的DNA作为ApaⅠ酶切的阳性对照。 2.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产后立即留取妊高征组患者32例和对照组孕妇26例的胎盘组织,分离胎盘绒毛,放入液氮中保存。所有标本同批测定,测定时称取胎盘组织100mg,匀浆,然后取0.18mmol/L细胞色素C 0.5ml,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和Na2S2O4摇匀,用UV-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50nm波长下测得A值,然后加入胎盘匀浆液0.1ml,立即开始计时,随后每隔1分钟测定1次A值,持续测定5分钟,最后加入饱和高铁氰化钾溶液1滴,使之完全氧化并记录结果。以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经原点线求其斜率(K)值[5],即为细胞色素C氧化速率常数,代表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力。 三、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一、两组孕妇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比较 妊高征组胎盘组织5分钟细胞色素C的氧化速率为(0.30±0.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3±0.54)/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妊高征孕妇血及其新生儿脐血5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改良筋膜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的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