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正文  

nm23

he development and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 and may be related to be prognosi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Key words】 Endometrial neoplasms  Lymph atic metastasis  Prognosis   Genes, suppressor, tumor

  nm23基因是1988年发现的抑癌基因[1]。进一步研究发现,nm23基因有nm23-H1和nm23-H2两种亚型, 其中nm23-H1基因与癌细胞的转移更为密切[2]。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取1989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本院妇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接受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47例患者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淋巴结活检术。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术后全部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其中腺癌50例、腺鳞癌6例, 透明细胞癌3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根据1988年FIGO分期,Ⅰ期35例, Ⅱ期9例,Ⅲ期12例,Ⅳ期4例。
二、 方法
  1. 标本制作:选取上述患者手术蜡块,5μm厚度切片。
  2.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素亲合素-生物素标记法(Labelled Steptavidin-biotin, LSAB)。步骤为:常规二甲苯脱蜡,乙醇梯度水化,3%双氧水孵育20分钟;蒸馏水洗片, 微波炉修复抗原;用兔血清封闭组织内非特异抗原, 室温孵育30分钟, 加入nm23-H1抗体,稀释度1∶150, 4℃ 冰箱过夜;然后分别加入二抗(生物素标记的兔抗鼠血清)和三抗(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亲合素),稀释度为1∶400;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 苏木精复染细胞核,常规封片。每步骤之间都用三羟基甲基甲烷(Tris)缓冲液洗涤3次。 用Tris磷酸盐(T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试剂:nm23-H1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公司,LSAB试剂盒为日本DAKO公司生产。
  3. 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判定: nm23-H1阳性染色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或团块, 弥漫性分布。根据癌细胞胞浆内棕黄色染色有、无和(或)强、弱分为 强阳性(++):≥50%的癌细胞有染色,且染色较强;弱阳性(+):<50%的癌细胞有染色,或虽≥50%的癌细胞有染色,但染色较弱;阴性(-):癌细胞中无染色。
三、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经χ2检验。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时序检验法(Longrank Test )检验P值。

结果
  nm23-H1基因在60例子宫内膜癌中33例呈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55.0%。
一、 不同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nm23-H1基因的表达
  1. 年龄:在≤40岁的6例患者中2例nm23-H1基因表达阳性,在>40岁的54例患者中31例nm23-H1基因表达阳性(57.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绝经情况:未绝经者nm23-H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30.0%(3/10),绝经者nm23-H1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60.0%(30/5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3. 内科三联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三联征者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7.1%(12/21),无三联征者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3.8%(21/39),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4. 肿瘤家族史:有肿瘤家族史者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66.7%(8/12),无肿瘤家族史者nm23-H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2.1%(25/48),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nm23
    膀胱癌细胞凋亡与MDM2和P53基因表达的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顽固的病毒性疣
    大鼠大脑损伤后皮质NMDA受体活性变化与
    扩张型心肌病抗心肌 1与M2受体自身抗体
    A蛋白基因在枯草杆菌R25及地衣芽孢杆菌
    B群Nm 3407菌株外膜蛋白复合物 OMPC 的
    STATIM2000卡式高压蒸气消毒灭菌器在口
    子宫内膜癌中p15及MDM2蛋白表达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