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严重。其中2例3天内,1例5天内,另外1例1周后皮肤紫癜才出现。有2例病人皮肤紫癜消退,腹痛重,呕吐、血便长时间不缓解,检查胃肠粘膜仍有病损。此情况提示胃肠粘膜病损不仅可先与皮肤紫癜出现,也可迁延不愈。临床中对于胃肠道症状明显、出血严重、迁延不愈者在目前又无特效治疗手段时可结合纤维胃镜采用不同药物治疗。若胃、十二指肠内出血严重,可镜下喷洒止血剂(如立止血、凝血酶等)于局部表面,起到快而准确止血作用;若胃、十二指肠内既有多处糜烂,又有溃疡面,临床腹痛重,出血量少,局部喷洒止血剂处加用H 2 受体阻滞剂增强疗效,并调整静脉激素用药可起到快速控制症状、减轻腹痛、出血情况;若腹痛及出血严重,除上述处理外,采用输血浆及人丙种球蛋白(IVIG)等综合措施加快症状缓解,巩固疗效。有理论认为过敏性紫癜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多克隆B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加,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改变 [4] ,而胃肠型紫癜的F XⅢ减少是血管壁沉着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的作用,消耗了F XⅢ所致 [5] 。因此临床上可借用血浆中的活性生成,利用丙种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机制,双管齐下用药,以免疫治疗途径方面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69.
2 丁训杰,沈迪.实用血液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09.
3 刘振华,陈小红.误诊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7.
4 李亚荣,刘禹仁.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异常状态.临床儿科杂志,1995,13(5):306.
5 喻宇芬,程佩萱.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及治疗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4,21:74.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