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在进行穿刺时,切不可将药物误入精索内,否则可引起剧烈腰部和阴囊部胀痛,继后使精索瘢痕纤维化,严重者可影响精索血运,为此在疝内口下方注药时必须用指头将精索推向内上方,以免药物误入精索内;
(4)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损伤: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上方斜向下,行于腹股沟区,腹外斜肌腱膜深面与腹内斜肌浅面, 在穿刺时若刚透过腹外斜肌腱膜就开始注药,可导致此两条神经的刺激,初起腹股沟区、腰部和会阴部疼痛,继后此二条神经瘢痕纤维化,如象手术切断此神经一样,传导障碍,失去支配功能,患者腹股沟区肌肉麻痹萎缩而张力减低,这样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可使疝囊增大的可能。所以穿刺针必须透过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肌筋膜浅面才能注药,这样方能达到治疗目的和避免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的损伤。 4.6 使用疝带的目的 在注药后,内环周围未形成瘢痕纤维化之前,而疝口尚未封闭时,需使用“克疝散”打包,疝带加压包扎内环处,其作用为:(1)药物通过皮肤局部吸收,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炎,运化气血的作用。(2)通过疝带药包物理压迫作用,防止疝内容物突出,以利瘢痕纤维顺利形成,从而有利于疝口封闭达到满意的治疗目的。
4.7 非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点 (1)治疗期间不需住院,随治随走,一般不影响工作和学习;(2)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减少手术创伤和痛苦;(4)有手术禁忌证者仍适用于本疗法,如年老、体弱、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等无法胜任手术治疗的患者。
4.8 疗效观察 从1991年5月~2004年12月,我院专门对2个月~10岁的小儿腹股沟疝进行了统计,在经治的1288例中,有4例经治疗5次无效而终止治疗,占0.3%,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986例治愈后3~5年的患儿跟踪随访,结果表明复发者15例,即复发率为1.5%,治愈率为98.5%。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