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颤伴快心率依赖型左束支阻滞 |
|
【关键词】 房颤 依赖型左束支阻滞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5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3天就诊。冠心病史3年。查体:血压16/11 kPa(1 kPa=7.5 mm Hg),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min,节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无器质性杂音,肝脾不大。透视示:主动脉迂曲。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节段性搏动减弱。血清胆固醇9.1 mmol/L,甘油三酯2.8 mmol/L。心电图示心房纤颤,R-R绝对不齐,QRS波群可分为两种形态:(1)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正常QRS波,在导联图形正常者,发生周期为0.9~1.0 s;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发生周期为0.41~0.8 s。在V5导联图形正常者,发生周期1.0~1.26 s。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发生周期0.67~0.86 s,经硝酸甘油、胺碘酮等治疗,第3天心电图示仍有房颤,束支阻滞图形消失。第5天心电图房颤消失,心电图正常。
2 讨论
快心率依赖型左束支阻滞,即3相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率增快时发生,是复极期膜电位尚未恢复正常,或原来延长了的绝对不应期,这时并无明显缩短。当下一个特别是发生较早的激动到达束支时,该束支尚处于相对不应期,因而束支传导发生阻滞或延迟。房颤合并快心率依赖型束支阻滞较少见,有病理性的,也有功能性的,常常是暂时而不稳定的,可随束支传导的状态而发生改变,且多为可逆性。本例束支阻滞时,经及时治疗,其传导阻滞完全消失而恢复正常传导。若延误治疗则可发展成永久性的,故对此类心电图表现,一旦发现应积极治疗,更重要的是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因其治疗不同,临床上必须加以鉴别;房颤伴快心率依赖束支阻滞患者,有频率依赖特点,发作时临床情况较室速相对较好,无阿—斯综合征表现;而室速与频率无关,临床情况差,用利多卡因治疗有效。所以对这一少见心电图应予以重视。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论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源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