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传统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的思考 |
|
量监控手段也是有待我们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加以提高的部分。 2.2 量表测评法 量表测评的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现代临床研究和新药研究的临床试验中。如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是临床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患者描述的功能状况、症状和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侧重健康状况的量表评价有Norttingham健康调查表 (Norttingham Health Profile, NHP)[2]、疾病影响调查表(Sickness Impact Profile, SIP)[3]、生存质量指数(Quality of Wellbeing Index, QWB)[4],侧重生存质量测评的有WHOQOL100、WHOQOLBREF等,这些成熟的观察量表值得中医借鉴。中医学重视“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脏调和”,在从中医的系统获取证据的时候,除遵循量表设计的基本原则外,更应注重中医学的这些特色。因为中医学兼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中医学不仅把人看作是自然中的人,而且更重视其社会属性,从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中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因此在设计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量表时应能体现这个整体观念,将患者放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评议疗效水平,体现中医诊疗特色。 2.3 诊断及疗效判定的规范 (1)对于一种疾病常常能看到两种版本以上的诊断及疗效标准,这时我们应当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国际认可程度,融入国际主流医学之中。(2)在与疾病相关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中,除了应当采用国际通用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的标准也应与该疾病的轻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选择具有真实性、准确性的证据,减少主观偏倚,要主客观指标并重,不断完善主客观诊断“证据”的层次,并且随着学术进步,应合理调整标准。尽可能减少采用与疾病关系不甚密切的症状积分来评定“病”的疗效。(3)选取结局指标时,要注意到使用不同的指标会出现有效或无效截然相反的结论[5],应选择对患者影响最大、最直接,患者最关心、最想避免的临床事件作为主要结局指标,选择能反映干预所引起的主要结局指标的变化,并在主要结局指标不可行(时间、财力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替代的间接指标,即单纯的生物学指标,包括实验室理化检测和体征发现。 3 结 语 在人文哲学导向科学技术的后科学时代,研究中医药更应弘扬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认清并解决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各个环节的问题,才能科学地、客观地回答“中医药的有效性”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命题。逐一解决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问题,必将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促使中医药早日获得国际主流医学的身份证,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Cochran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Field[A].In: The Cochrane Library[C]. Issue 3. Oxford: Update Software, 1999. 2Hunt SM, McKenna SP, McEwen J, et al. The 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 subjective health status and medical consultations[J]. Soc Sci Med, 1981, 15 (13 Pt 1): 221229. 3 Bergner M, Bobbit RA, Pollard WE, et al. The sickness impact profile: validation of a health status measure[J]. Med Care, 1976, 14(1): 5767. 4 Kaplan RM, Bush JW, Berry CC. Health status: types of validity and the index of wellbeing[J]. Health Serv Res, 1976, 11(4): 478507. &nb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从复黄片的临床研究谈谈中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质量控制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