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益髓法治疗 地中海贫血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
4分;重度:经常有,休息后不缓解,6分。(6)食少纳呆。正常:无食少纳呆,0分;轻度:食量减少<正常1/3,2分;中度:食量减少>正常1/3,<正常1/2,4分;重度:食量减少>正常 1/2, 6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0.0软件,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库,数据以 x ±s 表示,计量资料进行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 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血液指标有明显提高。从第1个月起至疗程结束,患者Hb、RBC、Ret、HBF均明显升高 ( P < 0.01)。安慰剂组患者服用安慰剂3个月后,血液学指标无明显改善。自服药1个月至疗程结束患者血清Hb、RBC、Ret、HB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 P >0.05)。按西医疗效标准,要求主要疗效性指标Hb、RBC、Ret、HBF上升为有效,治疗组30例中28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93.33%;安慰剂组有效3例,无效27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见表1。 2.2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分析结果 按中医辨证,符合脾肾两虚,精血不足证(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舌质淡,脉沉细)。经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个月后,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评分量化分析的6种症状中,除食少纳呆改善不具统计学意义外,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从治疗第1个月起至疗程结束,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P <0.05)。安慰剂组患者临床中医证候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服药前后无明显改变(见表2)。如果将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6项量化评分总和相减进行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服药第1个月为5.73±3.96,服药3个月为7.07± 6.05, 安慰剂组则分别为1.73±3.14和 4.13± 4.87,两组相比,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P <0.05)。 2.3 肝、脾B超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患者肝脏斜径长度略有减低,但不具统计学意义;脾脏横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 P <0.05)。而安慰剂组肝脏斜径、脾脏横径在服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在 60例 观察病例中,除6例脾切除外其余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且
质硬,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脾肿大和硬度得到缓解。见表3。 表1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血液指标变化(略) Table 1 Changes of blood indexes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1, vs before treatment. 表2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统计结果(略) Table 2 Traditional Chinese symptom CRF scores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5, vs before treatment. 表3 益髓生血颗粒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脾B超检查结果 (略) Table 3 B-mod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sults of liver and spleen in YSSXG-treated group and placebo group *P <0.05, vs before treatment. 3 讨论 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难治的单基因遗传病,其病理基础是珠蛋白基因突变使人体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珠蛋白,导致相当部分红细胞成熟前在骨髓内或流经脾窦时被破坏,引起慢性溶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仍以输血配合去铁剂治疗为主,其他如脾切除和脾大部分栓塞,也有用烷化剂如羟基脲、5-氮胞苷等,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在临床应用,骨髓和干细胞移植涉及髓源和配型,很难普及。基因疗法是新的热点,但因同源重组率较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尚待时日。β地中海贫血属于中医“童子劳”、“虚劳”等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不充所致。病机上既有肾精亏虚,脾肾两虚,精血不足,又有湿热、气滞、血瘀,本虚标实是其特点。本次纳入病例的主要证型为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气血双亏。益髓生血颗粒是依照《内经》“精血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精血同源的理论,采用补肾益髓法,以滋肾养肝、益精生血、健脾补气、逍痞退黄为治疗原则,方中以山茱萸、何首乌为君,配以熟地黄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外周血PSA PSA mRN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试论乳腺癌痰毒瘀结病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