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冻融胚胎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
|
岁组19个周期,临床妊娠6例,临床妊娠率31.58%;30~36岁组61个周期,临床妊娠13例,周期临床妊娠率21.31%. 2.3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及不同移植周期类型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将病历资料按不同的体外受精方式划分为IVF组和ICSI组,比较临床妊娠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1, P>0.05),IVF组71个周期,临床妊娠17例,周期临床妊娠率23.94%;ICSI组9个周期,临床妊娠2例,周期临床妊娠率22.22%. 不同类型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16, P>0.05, Tab 1). 2.4移植胚胎数目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每周期植入3个胚胎组55个周期,临床妊娠17例,周期临床妊娠率30.91%;每周期植入≤2个胚胎组25个周期,临床妊娠2例,周期临床妊娠率8%. 每周期植入3个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植入≤2个胚胎组(χ2=4.98, P<0.05).表1不同类型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略) 2.5影响FET结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可能影响FET结局的因素: 年龄、不孕时间、受精方式、移植周期类型、移植胚胎数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移植胚胎数目对FET结局有很大影响,多移植1个冻融胚胎,可使妊娠成功的机率增加约7倍(P=0.017, OR=6.953);不孕时间对FET结局也有影响,不孕时间每增加1 a,妊娠成功的机率减少约30%(P=0.010, OR=0.722). 2.6妊娠周期与非妊娠周期的比较妊娠周期胚胎复苏率(复苏胚胎个数/解冻胚胎个数×100%)与非妊娠周期无显著性差异(χ2=3.19, P>0.05);妊娠周期细胞完整率(复苏后胚胎细胞总数/冷冻时胚胎细胞总数×100%)显著高于非妊娠周期(χ2=6.21, P<0.025);妊娠周期优质胚胎率(Ⅰ级和Ⅱ级胚胎总个数/移植胚胎总个数×100%)显著高于非妊娠周期(χ2=5.65, P<0.025, Tab 2). 表2妊娠周期与非妊娠周期的比较(略) 3讨论 本研究中冻融胚胎移植的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3.75%,与Karltrom等[2]和Oehninger等[3]22%~25%的研究结果相似. 有研究显示与常规IVF技术的冻融胚胎移植相比,ICSI治疗后的冻融胚胎移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但也有报道认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4]. 本结果显示ICSI技术并未影响冻融胚胎的种植潜能. 由于本研究ICSI例数较少,尚需更大样本的研究加以证实. 关于冻融胚胎移植时机的选择目前的研究尚无一致的结论. 本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类型周期移植冻融胚胎,其成功率无明显差异. 我们认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案,实现个体化,尽量使子宫内膜与胚胎发育同步,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以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鉴于自然周期符合生理、简便、经济,我们认为有排卵者尽量采用自然周期为宜. 多数研究认同在冻融胚胎移植的治疗中,年龄是影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35岁以上,生育力明显下降. 其原因主要是卵巢功能减退,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下降以及遗传异常影响受精和妊娠的维持. 本研究显示: <30岁组和30~36岁组,周期临床妊娠率虽未证实有统计学差异,但仍能显示出妊娠率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的趋势;妊娠结局与不孕时间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随不孕时间延长,患者年龄增加,妊娠率降低,所以不孕症患者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率与移植胚胎的数量[5]和质量[6]密切相关. 本结果显示,每周期植入3个胚胎组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移植≤2个胚胎组. 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也显示,妊娠结局与移植胚胎数目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此外,妊娠周期的细胞完整率及优质胚胎率均高于非妊娠周期,提示冻融胚胎的质量可能会影响妊娠率. 我们推测细胞完整率更为直接地反映了胚胎对解冻过程的耐受情况,可成为预测妊娠结局的一个指标. 【参考文献】 [1] Testart J, Lassalle B, BelaischAllartg. High pregnancy rate after early human freezing [J]. Fertile Steril, 1986;46(2): 268-272. [2] Kaltrom PO, Bergh T, Fosberg AS, et al. Prognostic factor for success r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补益肝肾法为主对青少年生长影响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异丙酚对体外循环肺损伤作用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