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磁场对临床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
|
2方法住院患者(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0(男65,女55)例,年龄22~58岁. 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其中,妇科剖腹产40例、骨科28例、外伤缝合术20例、阑尾炎手术32例. 按手术类型将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n=60):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正常换药,实验组用0.2 T恒磁片制作的敷带包扎治疗,根据伤口大小选用磁片数量,采用多磁同名极并置法. 对照组用空白敷带包扎,不曝磁. 10 d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依据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判定标准,按伤口修复程度分为4级(Ⅰ级: 痊愈,创面无红肿,无分泌物,伤口愈合情况好,局部轻微压痛;Ⅱ级: 显效,创面轻度红肿,无分泌物,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有轻微压痛;Ⅲ级: 有效,创面局部压痛,红肿,伤口愈合稍差,有少许分泌物;Ⅳ级: 无效,创面压痛,红肿,伤口愈合差或有感染). 其中: 治愈率=nⅠ级/n;有效率=(nⅠ级+nⅡ级+nⅢ级).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疗效比较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实验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要快,炎症反应轻,第10 d,实验组治愈率为30.0%、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治愈率为15.0%、有效率为9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实验组内,按手术类型分别统计伤口愈合疗效,发现不同类型手术其疗效无差异(P>0.05,表2). 表1手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略) 表2实验组不同手术种类的疗效(略) 3讨论 近几年来在磁生物学中关于磁场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开展比较广泛,磁场作用于生物体后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磁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已发现磁场具有降低高血压、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抑制凝血、抗炎抗氧化、加速创伤愈合修复等多种效应[3-6]. 相关实验研究还证实磁场对损伤性病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利于组织修复的作用[7].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0.2 T恒磁场能明显促进伤口愈合,对瘢痕粘连亦有明显的治疗作用[8].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恒磁场治疗的伤口没有发现感染,且愈合速度和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细网眼纱布敷盖的对照组(P<0.05),由于愈合速度快,皮下组织没有硬结现象,患者舒适感增强,疗效显著. 实验组不同类型手术疗效无差异(P>0.05). 就其机制而言,可能和磁场非热生物效应有关. 外加磁场所产生的电磁效应通过丰富的神经网络传导于靶组织,该处离子在电磁效应的影响下,活动度增加,导致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速度加快[9-10],其结果是细胞的代谢活动加强,对于单核吞噬系统而言,就是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提高[11],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对红细胞而言,代谢活动增强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提高,氧供增加,内呼吸功能改善,对已发生感染的呼吸系统无疑有积极代偿作用. 病灶组织细胞活动增强一方面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另一方面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抑制瘢痕粘连. 人体各种体液都是电解质溶液,属于导体,在交变磁场中,磁力线做切割导体的运动,将产生感生电流;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管也不停地进行运动,而且血液也是不断地在流动,所以虽是恒定磁场,由于血管和血流的运动,对磁力线进行切割,也将在体内产生微电流. 微电流的产生可对体内生物电活动发生一系列影响,例如可以加强Na+, K+, C1-等离子的活动能力,改变了膜电位[12],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换等. 金属离子是机体内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有些酶的分子中虽不含有金属,但需要金属离子激活. 金属离子活动能力的加强能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对人体产生作用. 因此,磁场具有镇静、止痛、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可能同胆硷酯酶、单胺氧化酶、组胺酶和激肽酶的活性增强有关[13-15]. 在整个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患者出现过敏或毒副反应,适应症广、使用方便,也无疼痛加剧的表现,为临床上术后伤口的护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二平,焦李成,申广浩,等.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6):557-561. [2] 马波,程何祥,周廉,等. 不同强度恒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48-1049. [3] 孟军,吴荣,周长勇,等. 恒磁场对家兔急性实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柯萨奇病毒性脑炎117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通下化瘀方早期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紊乱的临床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