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柯萨奇病毒性脑炎117例临床分析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长市2006年4至7月117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 方法 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果 疾病呈高度散发,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和学龄男童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以500×106L-1以下多见,21份脑脊液标本分离出CoxB3病毒6份、CoxB4病毒1份。结论 此次病毒性脑炎流行由柯萨奇病毒所致,病程呈良性经过,综合治疗效果好。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脑炎;流行性;临床特点;综合治疗 2006年4至7月天长市流行病毒性脑炎,经过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作脑脊液病毒分离,证实为柯萨奇病毒所致,今将我院儿科收住117例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06年4至7月收住我院儿科的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于发病后12h~10d入院,其中发病后1~5d入院的占75%。来自城镇10例(8.55%),周边乡村104例(88.89%),邻县3例(2.56%)。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 2~3岁6例(5.13%),~6岁45例(38.46%),~14岁66 例(56.41%)。男79例,女38例,男∶女2.08 ∶1。 1.2 临床表现 起病前或发病同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14例 (11.97%),腹痛7例(5.98%),全部患儿均有发热,其中体温>39℃36例,~38 ℃56例,~37℃25例,发热 持续时间1~12d,平均(5.77±2.54)d。 此外尚有不 同程度头痛112 例(95.73%)、呕吐80例(68.38%)、精神萎靡61例(52.14%)和脑膜刺激征72例(61.54%),未见抽搐、瘫痪、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阳性病理 反射。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范围(2.8~21.2)×109L-1,其中<4.0×109L-16例(5.13%),(4.0~10.0)×109L-160例(51.28%),(10.0~20.0)×10 9L-148例(41.03%),>20×109L-1 3例(2.56%);33例中性粒 细胞高于70%(28.21%)。脑脊液检查:117例患儿均在入院当天作腰穿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范围(0~1760 )×106L-1,其中<8×106L-124例,~100×106L-1 28例,~500×106L-135例,~1 000×106L-119例,>1 000×106L-111例,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者41例,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者29例,潘氏试验±~+56例,个别达++,糖、氯化物均在正常范围内,涂片找细菌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脑脊液复查1次者29例、2次者15例、3次者2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至<20×106L-1时间4~17d,平均10 d。肝肾功能检 查79例,仅有3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脑电图检查100例,异常12例(12%),主要表现为4~7Hz θ 波为主,阵发或持续广泛出现,可有散在 δ波,不易见α节律,脑电图异常波分布大多数为弥漫性异常, 少部分病人为局灶性。头颅CT检查98例,全部未见 异常。脑脊液病毒分离(送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份脑脊液标本,分离出CoxB3病毒6份,CoxB4病毒1份。 1.4 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人入院后均给予病毒唑、炎琥宁、干扰素抗病毒,并行对症处理和脑细胞营养治疗,头痛剧烈者使 用甘露醇降颅压,部分病人应用抗生素。107例治愈出院,10例自动出院。治愈出院者疗程最短5d,最长22d,平均12.2d,从出现症状到完全治愈平均15.9d。10例自动出院的患儿中6例病情已稳定,因为经济困 难,带药回当地继续治疗,4例因为发热不退去南京儿童医院住院,失去随访。 2 讨 论 天长市地处皖东地区,全市人口约62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本院是我市唯一设有儿科病区的医院,以往每年4至7月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仅20余人次。2006年自4月起,收住主诉“发热、头痛、呕吐”的患儿逐渐增多,1个月中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复杂胆囊大部切除术86例的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恒磁场对临床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