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及磷脂酸影响的临床研究 |
|
作者:吴秀娟 王健 牛国平 马云 孙桂香 卓朗 张训保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的影响,用以探讨缺血性疾病药物干预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徐州市离休人员分别进行血浆LPA和PA测定,并对LPA和PA阳性人员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LPA和PA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中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转为正常比例明显高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LPA和PA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LPA和PA值明显低于服用阿司匹林组(P<005),降低了形成缺血性疾病的危险性。结论 LPA和PA的测定可以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可以更有效降低LPA和PA含量,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溶血磷脂酸(LPA);磷脂酸(PA)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细胞间的磷脂类信使,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可激活血小板活化,诱导平滑肌细胞收缩,刺激细胞增殖等作用。血中的LPA主要来源于血栓形成过程中激活的血小板,在低密度脂蛋白(LDL)温和氧化成为氧化LDL的过程中也可以产生LPA。有作者认为LPA可以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1〕启动的分子标记物,尤其是在缺血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磷脂酸(PA)是在缺血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只要缺血不改变,PA就会不断产生,因此称为缺血标志物〔2〕。本文通过药物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对LPA和PA的影响,来探讨缺血性疾病药物干预的有效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徐州市离休干部健康体检时检测LPA和PA,从中筛选出LPA和PA阳性人员155例,年龄68~89(平均748)岁,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108例〔干预组又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72例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组(B组)36例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对照组(C组)47例,两组的观察指标在实验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药物干预方法 A组每日100 mg阿司匹林顿服,B组在每日100 mg阿司匹林顿服的同时加服双嘧达莫2次/d,每次50 mg,干预1个月后进行血浆LPA和PA复查。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LPA、PA试剂盒为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品。722型分光光度计购自上海分析仪器厂。台式离心机为上海离心机厂产品。 14 测定方法 早晨取空腹血样本。采血前受检者禁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和禁止饮酒,1 w内停用抗凝药。取静脉血约4 ml放入抗凝管中反复摇匀,1 h内以8 000 r/min离心10 min后获取贫血小板血浆,取血浆1 ml用有机试剂提取LPA,合并有机提取液后,吹干,再加入分离液溶解,用微层析柱进一步分离、消化后,通过比色法测定磷含量来计算出LPA含量。PA测定是在提取LPA的过程中抽取部分PA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干预前后的均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LPA和PA转归分析 干预组108例,干预1个月后LPA和PA转为正常的有74例,有效率为6852%;而对照组47例,1个月后LPA和PA转为正常的有9例,有效率为1915%(P<001)。B组转为正常有31例,有效率为8611%;而A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高海拔地区老年病人胸内手术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5例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