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银涂层尿管抗菌作用的临床对比研究 |
|
Catheters coated with nanometersilver have an antibacterial action. 【Keywords】 catheters coated with nanometersilver; antibacterial action; contrast study 【摘要】 目的:研究纳米银涂层尿管的抗菌作用. 方法:神经外科留置导尿患者30例,随机分为纳米银抗菌尿管组、普通尿管组,留置尿管时间小于7 d者剔除,达到入组要求患者30例,其中纳米银抗菌尿管组17例、普通尿管组13例,导尿前、导尿后7,14,21,28 d留取中段尿查白细胞、细菌培养,拔除尿管后,尿管末端行细菌培养. 结果:导尿前、导尿后7,14,21,28 d普通尿管组尿白细胞阳性数分别为1,5,6,8,9;纳米银抗菌尿管组分别为0,1,2,4,5;普通尿管组尿培养阳性数分别为0,3,5,7,8,纳米银抗菌尿管组分别为0,0,1,3,4,后者明显降低(P<0.05). 尿培养普通尿管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变形杆菌分别为3,
4,3,1,2例次;纳米银抗菌尿管组为2,1,1,1,0例次. 尿管培养普通尿管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变形杆菌分别为8,3,4,3,2例次;纳米银抗菌尿管组为3,1,2,0,1,后者低于前者(P<0.05). 结论:纳米银涂层尿管具有一定抗菌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银涂层尿管;抗菌作用;对比研究 0引言 在所有医院内感染中,约80%与留置尿管有关,并且留置尿管患者每天尿路感染以5%速度增加,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几乎100%会出现尿路感染[1]. 反复应用抗菌素,还会产生耐药菌[2]. 近年来通过改变尿管材质,以减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Liedberg等[3]曾报道漆包银尿管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其后张萍[4]等体外试验显示普通尿管被覆银后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菌(Staphylococcus aureaus)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近年来关于银离子包被尿管抗菌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5-7],但是仍有许多不同看法,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8]. 我们以普通尿管为对照,随机分组,研究纳米银涂层硅橡胶管长期留置导尿的抗菌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11/200506我院神经外科留置导尿患者30(男21,女9)例,年龄17~77(48.4±14.1)岁,留置尿管时间不小于1 wk,其中纳米银抗菌尿管组17例、普通尿管组13例. 两组病例的性病、年龄、病种特征、留置时间进行了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按标准导尿[9]方法由科内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完成,采用5 g/L碘伏消毒,尿管连接抗返流密闭尿袋. 导尿后隔日按标准[10]方法应用0.2 g/L呋喃西林500 mL由科内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进行膀胱冲洗. 导尿前、导尿后7,14,21,28 d留取尿液查白细胞,行细菌培养,拔除尿管后,尿管末端行细菌培养及细菌分类,最长留置尿管时间28 d.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精确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显著性水准. 2结果 纳米银抗菌尿管组17例、普通尿管组13例,留置时间7~13 d者普通尿管组1例,纳米银抗菌尿管1例;留置时间14~20 d者普通尿管组2例,纳米银抗菌尿管1例;留置时间21~27 d者普通尿管组1例,纳米银抗菌尿管3例;留置时间28 d者普通尿管组9例,纳米银抗菌尿管12例. 导尿前、导尿后7,14,21,28 d普通尿管组尿白细胞阳性数分别为1,5,6,8,9;纳米银抗菌尿管组分别为0,1,2,4,5;普通尿管组尿培养阳性数分别为0,3,5,7,8,纳米银抗菌尿管组分别为0,0,1,3,4,后者明显降低(P<0.05). 尿培养普通尿管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变形杆菌分别为3,4,3,1,2例次;纳米银抗菌尿管组为2,1,1,1,0例次. 尿管培养普通尿管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变形杆菌分别为8,3,4,3,2;纳米银抗菌尿管组为3,1,2,0,1,后者低于前者(P<0.05).
3讨论 与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体内植入材料一样,尿管作为人体异物,容易引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胃肠道间质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期痴呆患者81例临床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