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BiPAP呼吸机临床应用现状

压(PEEPi)高,用PEEP不能使支气管扩张,反而使肺泡压力升高,患者难以接受,故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应及早建立人工气道[5]。曾有学者将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应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6,7]。詹庆元[8]总结12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经面罩行NPPV,早期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氧合状况,其中只有1例短期使用NPPV失败后改为有创通气,其余的使用NPPV后呼吸频率、pH值、PaCO2明显改善。笔者认为BiPAP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不可靠,不能作为常规应用。因为BiPAP呼吸机不能像有创通气保证气道的通畅,有时还存在人机不同步现象,不能有效排除气道分泌物。对重度哮喘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可提高VA,减少呼吸功,使用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有创通气。
    2.5  神经中枢和呼吸肌疾患  如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药物中毒、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诱发的呼吸衰竭,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基本无变化,只要神志清醒,首选BiPAP呼吸机。
    2.6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是ALI发展而来,ALI是早期阶段,ARDS是晚期阶段。由于肺内或肺外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损伤,继发急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轻症患者可用BiPAP呼吸机[9]。非感染性因素诱发的ARDS,如手术、骨折,短时通气后迅速改善低氧,并能较快脱机,首选BiPAP呼吸机通气。感染性因素诱发者,病情重,应及早建立人工气道。
    2.7  心源性肺水肿  BiPAP呼吸机通气不仅能改善气体交换,通过左心室后负荷下降也能直接改善心功能。心功能不全时,胸腔负压显著上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使胸腔负压下降,左心室跨壁压、后负荷相应下降。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强,需通气的时间短,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效果好。
    2.8  机械通气的撤离  BiPAP呼吸机可应用于撤机病人,即序贯机械通气。研究表明,对于2h T管自主呼吸试验失败的病人,拔管后行无创正压通气较

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有学者建议利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至无创的切换标准。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需将气切导管气囊完全排气,封闭气切导管口,然后再行无创正压通气,如有需要可以更换较小口径的气切导管以减少气道阻力。
    3  BiPAP呼吸机的操作要点
    3.1  检查呼吸机和连接管路  注意是否正常运转,更换滤网。BiPAP呼吸机的管道是单管,单管指只有一根进气管道,呼出气体从接近面罩的呼气孔或呼气阀中排出(如Vision),通过EPAP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持续气流帮助呼出气排出。当EPAP或CPAP设置过低时(<3~5 cmH2O)可能会导致呼出气体排空不完全而引起CO2重复呼吸。应用于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时都存在面罩腔增加通气死腔问题。
3.2  调整呼吸机参数  初始通气,应选择S或S/T模式,IPAP 6~8 cmH2O,EPAP 4cmH2O,使IPAP-EPAP>4cmH2O,否则应改为CPAP模式。逐渐增加IPAP。增加EPAP,则需IPAP同步增加,以保持通气压力的稳定。
    3.3  连接氧气及氧流量的调节  将氧流量调整到5L/min左右,并与面罩接头相接。使患者的SaO2或PaO2达90%或60mmHg以上,否则调高氧流量。随着氧流量的不断升高,面罩内氧浓度也不断升高。若面罩密闭,其变化规律为:以2、4、6、8、10L/min的氧流量供氧时,面罩内对应的氧浓度分别为27%、34%、41%、50%、54%。可以简记为4L/min氧流量对应氧浓度为35%左右,6L/min氧流量对应氧浓度为40%左右[10]。
    3.4  连接呼吸机  将管路与面罩连接。
    3.5  固定面罩  将面罩与患者面部密切接触,避免漏气,使患者感觉舒适。
    3.6  指导患者呼吸  指导患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隔离效应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21CIP1蛋
    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研究进展
    PACU病人拔管前后应用盐酸奈福泮的临床
    PACU病人拔管前后应用盐酸奈福泮的临床
    GdDTPA增强MRI对脑囊虫病诊断价值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及PWV ABI的
    甲亢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前后血浆Lp a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