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
|
【关键词】 肺炎 【摘要】 目的 了解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方法 调查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292例,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的患儿为治疗组,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分别观察第5天及第10天的新增腹泻病例数,比较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152例,住院治疗期间5天内继发腹泻8例,发生率为5.26%;6~10天继发腹泻25例,发生率为16.45%。对照组140例,5天内继发腹泻19例,发生率为13.57%;6~10天继发腹泻39例,发生率为27.86%。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添加组在治疗第5天及6~10天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995,P=0.014;χ2=7.937,P=0.005);而根据住院天数的不同不论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在住院第5天及第10天新增病例呈增高趋势(χ2=22.578,P=0.00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提示具有预防作用;而住院天数的延长可增加继发腹泻的发生率。 【关键词】 肺炎;腹泻;微生态制剂;儿童 目前在我国肺炎仍然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抗生素是治疗肺炎的主要药物。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有益微生物,使机体内相对稳定的生态屏障遭到破坏,导致肠道菌群的构成、功能发生改变、失调,影响机体免疫力,从而导致继发性腹泻的发病率升高。本研究通过对肺炎儿童在就诊当日应用抗生素同时加服微生态制剂(妈咪爱)与未加服者进行比较,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罹患肺炎的小儿发生继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从而了解微生态制剂对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炎儿童292例;发病年龄为1~6岁;男164例,女128例,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均无腹泻,抗生素均应用青霉素10万u/(kg・d)加头孢噻肟100mg/(kg・d),静脉点滴,每天2次。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男86例,女66例,平均(3.3±3.2)岁;对照组14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平均(3.0±2.9)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轻重程度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妈咪爱散剂(北京韩美公司生产),每袋1g,含1.5×108活菌。治疗组每次1袋,每日3次,饭中或饭后口服。对照组不予添加,分别观察治疗第5天及第10天出现腹泻患儿的例数。腹泻的诊断标准是排便次数增多至3次以上和(或)粪便性状改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应用与继发腹泻发生率的关系 肺炎继发腹泻的总发生率为31.16%(91/292),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2]。其中治疗组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21.71%(33/152),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1.43%(58/140)。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及6~10天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 住院天数与继发腹泻发生率的关系 在住院第5天及第10天腹泻病例呈增高趋势,差异亦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微生态制剂应用、住院天数与腹泻发生率的关系 (略) 3 讨论 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病人总数的24.5%~56.2%,其中婴幼儿肺炎住院数为学龄儿童的39.5倍[3]。而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25.0%~52.9%[2],其发生率与抗生素的抗菌谱、使用时间、宿主个体差异、全身及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多发生于应用广谱抗生素后5~10天[4]。本组资料中显示在抗生素治疗后不论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在住院第5天及第10天新增病例呈逐渐递增趋势,与文献报道的住院时间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相一致[5]。所以要尽可能地缩短住院时间,以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分析小儿肺炎发生继发腹泻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1)肺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应用可直接刺激肠道或者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并可使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减低而引起腹泻。(2)抗生素的应用使肠道菌群失调紊乱,主要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下降。肠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诺和龙治疗36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临床研究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