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和龙治疗36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
|
【关键词】 诺和龙 【摘要】 目的 观察诺和龙(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性研究,观察36例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诺和龙可以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下降(P<0.01),以后者更为显著;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1)。结论 诺和龙能有效地纠正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快速胰岛素分泌峰缺失,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最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减少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且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使病人具有良好顺应性,且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关键词】 诺和龙;糖尿病,2型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中,其增加速度更快。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1]。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UKPDS等大型临床试验证明,如果用药物达到严格控制血糖的目标,出现糖尿病不良事件的危险性明显下降[2]。目前,国内新推出一类餐时调节剂促胰岛素分泌药物――诺和龙(瑞格列奈)。它既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又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我科于2005年对36例2型糖尿病进行了前瞻性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5年至今门诊临床观察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8年WHO临床诊断标准。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0±6.8)岁;经饮食运动治疗或用双胍类或其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FBG)>7.8mmol/L,餐后血糖(PBG)>10.0mmol/L。持续4周以上未服调脂药物。 1.2 方法 开放性研究,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所有病例除其他磺脲类药物停用外,其余治疗方案不变。进入研究时20例加用诺和龙0.5mg,每日3次;16例病人餐后血糖控制饮食不佳者,相应餐前每次量加到1.0mg,1.5mg,2.0mg。有加餐时加服0.5mg,餐前口服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查FBG、PBG 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CHOL、HDL。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用配对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诺和龙对糖代谢的作用 诺和龙治疗12周后,患者FBG、PBG及HbA1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说明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表1 诺和龙对糖代谢的作用 (略) 2.2 诺和龙对2型糖尿病血脂的影响 在改善糖代谢的同时,12周的诺和龙治疗尚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但对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无影响。 表2 诺和龙治疗前后血脂影响 (略) 2.3 毒副作用 服用诺和龙的3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反应及肝肾功能的损害。 3 讨论 诺和龙为胰岛素分泌刺激剂,它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促进胰岛细胞膜上的ATP依赖性K+通道关闭;抑制K+从β细胞外流,使细胞膜去极化,从而开启电压依赖的Ca2+通道,使细胞外Ca2+进入细胞内,促进储存胰岛素分泌[3];能迅速降低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抑制肝糖原分解。诺和龙具有模拟胰岛素正常生理分泌[4],有效地纠正2型糖尿病病人早期快速分泌峰的缺失,促进外源性葡萄糖的利用,限制餐后高血糖,从而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并且具有独特的快进快出的特点,其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而且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5],使患者具有很好的顺应性。在36例病人持续12周的用药观察中,FBG、PBG水平显著降低,而且HbA1c的降低,提示患者临床病情的控制,有利于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同时显示诺和龙可以降低TG水平,可能机制是通过纠正餐后高血糖,抑制碳水化合物诱导和肝脏TG的合成。 诺和龙无论单一治疗或是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均显示良好的耐受性,无一例出现低血糖,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体现了极高的安全性。 总之,诺和龙作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快进快出,有效地控制了餐后血糖的升高;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的特点,提供了给药的灵活性,适应不同患者生活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顺应性极好的治疗药[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甲地孕酮辅助肿瘤化疗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