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急症腹腔镜手术296例临床分析 |
|
异位妊娠 1.3.1.1 输卵管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用双极电凝或PK刀自患侧输卵管伞端沿输卵管系膜至宫角处,电凝后切下患侧输卵管,自第二穿刺孔取出。 1.3.1.2 输卵管开窗术 适用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患者。确认输卵管妊娠部位,于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薄弱区域纵行电凝切开1~2 cm,用勺钳清除妊娠组织和血块,检查有无绒毛组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电凝止血,然后用7号长穿刺针经腹壁穿刺局部注入NS 5 ml+MTX 30 mg以破坏残留的绒毛组织,残面不缝合。 1.3.1.3 宫角妊娠 为迅速止血,减少术中出血,术中先行患侧子宫动脉及卵巢血管子宫交通支阻断,然后切开患侧宫角,取出绒毛组织,电凝止血后局部注射NS 5 ml+MTX 30 mg。术后监测血β-HCG,一般在术后1~2周内血β-HCG可降至正常。 1.3.2 黄体破裂 行卵巢部分切除术,创面电凝止血。 1.3.3 卵巢囊肿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无明显淤血、坏死者行卵巢囊肿剥出后电凝止血,反之行一侧附件切除术。 1.3.4 急性盆腔炎 术中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吸净脓液,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然后行盆腔粘连松解术。对输卵管脓肿,又无生育要求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术毕腹腔放置甲硝唑100 ml,并留置腹腔引流。 2 结果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妇科急腹症504例,有手术指征的36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296例(80.43%),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中转开腹。异位妊娠239例,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170例,峡部妊娠63例,宫角妊娠6例。黄体破裂出血15例,卵巢囊肿扭转12例。腹腔积血50~1000 ml,术前常规配血,其中腹腔积血>500 ml者24例。手术时间25~100 min,平均(60.
1±23.3) min。术后无一例感染,腹壁切口愈合好。急性盆腔炎30例中对16例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脓肿患者行输卵管切除术,其余病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然后行盆腔粘连松解术,术中12例取脓液培养,指导用药,术后平均2天体温恢复正常,术后无一例盆腔残留脓肿等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价值已得到广泛公认[1],并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妇科急腹症,如宫角妊娠、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国内已有许多腹腔镜手术成功的报道[2~4]。对于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血源充足的情况下,笔者采取快速全身麻醉,快速进腹,并采用1 cm直径大号吸管,快速吸净盆腔积血,暴露病变部位,迅速止血,切除病变部位。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输卵管切开取胚,局部注射MTX,保守性手术成功率为95.8%。但对保守性手术成功的患者,其输卵管的通畅性及对再生育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跟踪随访。对于宫角妊娠,因术中出血多,手术难度大,一般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行部分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我院则尝试采取腹腔镜手术,术中为减少出血量,先行患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卵巢子宫动脉交通支阻断,再行宫角切开取胚,局部注射MTX,本组6例宫角妊娠采取此种手术方式均获成功。在此仍需强调,开展此种手术方式,术前需充分备血,并有转开腹的条件,且手术医师有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巧。急性盆腔炎并发盆腔脓肿以往是腹部手术的禁忌证,被认为可使炎症扩散以及伤口愈合不良,但近年来已成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5,6],这是因为腹腔镜术中脓肿切开引流或切除,并大量生理盐水灌洗,放置甲硝唑,能破坏腹腔厌氧环境,有效控制感染,术后留置腹腔引流也有利于脓液引流及炎症消退,且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更为合理有效地选用抗生素。本组资料中有8例盆腔脓肿在药物保守治疗数周疗效欠佳后才行手术,术中可见盆腔粘连、包裹致密而增加手术难度,故许多学者[7]提倡在急性腹痛发作的早期实施腹腔镜手术。 妇科急腹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须紧急处理,但有时诊断和鉴别诊断较困难,腹腔镜探查术则可早期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手术治疗。随着手术医师腹腔镜技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柴胡疏肝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