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临床观察

bsp;  
    3.1  疗效标准
   
    3.1.1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进行标准量化。(1)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90%,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7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50%,血沉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或无改善。(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30%。血沉及C反应蛋白无改善。
   
    主要症状、体征是指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等4项。整体改善率是指以上4项指标的改善百分率[即(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相加后求其平均值。
   
    3.1.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计算方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  治疗结果
   
    3.2.1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服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2个疗程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和双手握力等4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3.2.2  对血沉、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影响  治疗组经治疗2个疗程后血沉和C反应

蛋白下降幅度大,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大。两组免疫球蛋白IgG治疗前后下降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3.2.3  临床疗效  见表3。
   
    表1  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略)
   
    表2  对血沉、C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的影响  (略)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服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可以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减少,双手握力增加,并且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说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并且临床疗效优于乐松片(表2)。经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后的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与乐松片对照组比下降更为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3),说明两者均有抑制疾病活动,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而且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但是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下降均不明显,说明两者都具有调节患者的免疫机制的作用,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2.4  药物的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在服药后1周出现腹痛腹泻,2例出现恶心、呕吐,1天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皮肤轻度瘙痒,2天后消失。对照组有2例出现服药1周后关节疼痛轻度加重,2周后疼痛减轻;3例服药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症状消失。两组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消失,均未影响整个治疗观察。两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情况。
   
    4  讨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蚂蚁清风酒补肾壮阳作用实验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