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Pilo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
8岁。致伤原因:多处坠落伤17例,交通事故伤8例。按照Rüedi-Allgower分型均为Ⅲ型,即胫骨远端粉碎性压缩性骨折。合并腓骨骨折21例。软组织损伤情况:开放性骨折9例,按Gustilo分型Ⅱ型3例,Ⅲ型6例。闭合性骨折16例,软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挫伤。手术治疗时间为伤后3h~15d,平均7d。 1.2 手术时机和方法:开放骨折9例中7例行急诊手术,其中清创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3例,清创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3例,踝关节融合1例,另2例开放骨折先予清创缝合,软组织情况稳定后行钢板内固定手术。闭合性骨折均先予患肢抬高,跟骨牵引,脱水剂应用,伤后2~15d手术。其中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9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例,外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2例,踝关节融合1例。 术中先行腓骨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复位对于肢体长度的恢复至关重要。常规选用后外侧切口,腓骨固定一般选用1/3管型钢板或薄型重建钢板。胫骨选用前方切口,不剥离皮下组织以免皮肤坏死,两切口间距离不少于7cm。胫骨关节面复位以距骨上关节面为参考,尽量恢复关节面平整,复位时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骨块(Chaput结节)和后唇骨块(Volkmann三角),特别是前外侧骨块常常与下胫腓前韧带相连,在外踝复位后可作为关节面复位时的基准点。先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有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再以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或螺钉加克氏针固定。如软组织条件较差,可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有条件者可选用羟基磷灰石螺钉,以减少钉道感染和松动的发生。术后闭合切口,如皮肤张力较高时,先缝合胫前切口,腓骨切口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 1.3 术后处理:术后石膏托或踝关节支具进行制动和保护(外支架固定者除外)。外固定时间一般3~6周,然后开始踝关节不负重功能锻炼,术后定期(术后6周、12周、半年、1年)复查踝关节正侧位片。以X线片上骨折断端间有骨痂形成为愈合标准,一般10~12周后开始逐步行负重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80个月,平均37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术后按照Mazur等[2]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评价标准为优:>92分,踝关节无肿痛,正常步态,活动自如;良:87~
92分,踝关节轻微肿痛,正常步态,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需服用止痛剂;差:<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按照此标准,本组结果为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术后有8例出现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其中6例为开放骨折病例,另2例为闭合骨折伤口感染。8例均经换药、清创、植皮、皮瓣转移后愈合。应用外支架病例无针孔骨折,1例出现钉道感染换药未愈,术后3个月拔除感染固定钉。有5例患者术后X线片示踝关节退行性变。 3 讨论 3.1 受伤机制、分型及治疗原则:Pilon骨折是胫骨下端的高能量损伤,其作用力是距骨到达胫距关节顶部轴向挤压力和旋转引起的剪切力共同组合而成,产生不同的骨折分离、胫距关节面的移位和干骺端粉碎骨折。Mast指出[3]:当足处于背屈时,距骨前部进入踝穴,挤压胫骨前缘,使前缘骨折;足处于跖屈位时,可造成胫骨后缘骨折;中立位时,可造成胫骨下端“T”形骨折,并且胫骨前后缘均有骨折。所以关节面可出现不平、塌陷、粉碎、骨缺损等,常伴有腓骨骨折,骨折极为不稳定,并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Pilon骨折分型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Rüedi-Allgower分型和AO/OTA分型。Rüedi-Allgower分型[4]根据骨折粉碎程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将骨折分为Ⅰ、Ⅱ、Ⅲ型。Ⅰ型:无移位的劈裂骨折,骨折线延至胫骨远端关节面;Ⅱ型:胫骨远端中度粉碎,关节面中度对合不良,关节面无粉碎;Ⅲ型:胫骨远段严重粉碎,关节面对合不良,关节面粉碎或明显压缩。这种分型的意义在于强调胫骨远端关节面的损伤程度,并被广泛用于判断临床疗效。本组病例应用Rüedi-Allgower分型。 Pilon骨折为最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方式选择、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另外手术时机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公认的Pilon骨折的治疗步骤包括[5]:①固定腓骨②复位胫骨关节面③干骺端植骨④固定胫骨⑤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以及踝关节早期活动。但对于严重粉碎骨折以及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Rüedi-Allgower提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颈椎骨折脱位侧块内固定的治疗与展望 下一个医学论文: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