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
|
nbsp;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动脉血管鞘拔除后要加压包扎,并用1kg沙袋按压4h。应用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情况。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尤其是消化道溃疡出血。如有神志障碍与脑占位体征显示颅内出血的可能,血压逐渐下降是内出血的征兆,应注意观察。 2 心理状态分析 通过对患者的调查分析,接受心脏病介入诊疗的老年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①担心心理:由于其不了解心脏病介入诊疗的大致程序与治疗效果,而担心自身疾病状况能否耐受手术,手术治疗效果是否理想以及能否恢复至病前状况等;②忧虑心理:由于老年人多数生活不便,心理状态欠佳,术中及术后迫切需要有子女守侯在身边,但同时又不愿过多地影响子女工作,由此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忧虑心理。忧虑与抑郁的心理通常会伴随引发情绪不稳定,故应针对个性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③紧张、恐惧心理:有紧张恐惧心理者多数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因而对术中的感受、术中出血多少、有无并发症及是否有死亡危险等非常关心,有的表现出较强的紧张、恐惧心理,迫切希望能与医护人员交谈。 中年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的心理状态:①忧虑心理:中年人由于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位置上,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故表面上镇静,但有一定的忧虑心理。②紧张、恐惧心理:病人年龄相对年轻,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情凶猛,急骤,常表现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同时对PTCA介入手术对身体的影响,及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了解甚少,病人害怕疼痛,对手术风险及预后效果是否明显有效,担心较大。③担心经济问题:因为手术治疗费用较高,所以医护人员应从提高中年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和费用等方面,与家属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对家属讲明介入术的必要性、手术的简要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家属鼓励患者勇于接受手术,这也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2]。 3 心理护理 术前增强病人安全感。大多数病人对介入性心脏手术在思想上甚为担心,存在
忧虑、恐惧、紧张心理状态。一是对手术操作本身可能带来的不适、潜在危险的担心;二是对自身病变的严重性担心。因此,病人来院后,应向病人和家属作适当的解释,讲解治疗目的,特别是要简要说明手术操作过程,以及病人在手术中需要配合医生的各方面事项理由和具体作法。向家属介绍如何配合医生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便训练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耐心地回答,使病人有思想准备。避免因高度焦虑、紧张、极端不安情绪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给手术造成困难。通过语言交流,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基本过程,告诉患者手术方法简便,不需开胸,一般从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后进行操作,穿刺处切口很小,穿刺时局部用麻醉药,因此不会感到疼痛。给病人心理支持,减轻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中经常询问病人的感受,此手术一般是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患者虽然看不到手术的情况,但会全力去倾听和猜测手术的进展情况。因此术者之间尽量用专业术语交谈。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一方面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术后嘱病人卧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多数病人手术后,术前的症状明显好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体现在介入术后治疗的全过程。 4 讨 论 我们通过对病人的心理分析,做有针对性的疏导,改变患者的认识、情绪和态度,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消除不良心理状态,能够有效降低绝大部分患者的焦虑程度。但是仍有8.8%的患者存在中度以上的焦虑,为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和睡眠,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必要时应遵医嘱对这部分患者给予镇静辅助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有些老年患者往往出于自尊等原因,不愿对年轻护士讲述自己所担心的问题,因此护士应首先关心和尊重他们,注意礼貌,态度诚恳,表示出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鼓励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还应认真倾听,说话速度要慢,语调要平静,以不同层次老年患者能够接受、理解的语言耐心讲解,恰当地运用医学知识,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24例诊治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EMR治疗大肠广基息肉患者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