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分析 |
|
,增加血流量,给受挤压的缺血组织提供充分的氧,使肌肉结缔组织的伸展性提高,加速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并能解除患者肌肉紧张痉挛状态。因此,针刺要以温通督脉、疏通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之经气为主。肾脉贯脊,针刺肾俞、气海俞可调益肾气、壮腰固本。膀胱之脉,挟脊抵腰络肾,针刺承扶、委中、承山、昆仑可疏通足太阳之经气。环跳为足太阳、少阳二脉之会,能通调二经之经气。阳陵泉为筋之会,有疏通筋脉之功效。诸穴合用,使阴阳调和,气血畅通。 电针可加强对穴位的刺激,同时也具有消炎止痛、解痉、恢复肢体功能、促进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病理改变是纤维环的退变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急性期神经根呈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后期可发生粘连、变性和萎缩,病变周围组织亦因刺激而发生渗出、增生、组织变性、粘连形成、局部微循环改变等一系列无菌性炎症过程,大家公认有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或暂时缓解 [2] 。治疗关键是控制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粘连,调整椎间隙内压和椎间关节紊乱,从而解除神经根压迫,达到缓解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根据本病发病机制,治疗首当降低腰椎间盘内的压力,采用机械牵引法牵引能改变腰椎体之间的压力,有利于髓核的还纳。同时能解除肌紧张、痉挛,使椎间隙增大,以减轻或缓解神经根的压迫及刺激,而缓解腰痛症状。 经临床观察,针刺加电针结合骨盆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加电针疗法。故针刺加电针结合骨盆牵引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朝济生.脑的奥秘.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65,179. 2 鲁玉来,蔡轶林.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8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