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 |
|
窄部位较短;②吻合口处炎症;③吻合口张力过高;④“T”管拔除过早。(2)侧壁损伤。术后发现胆道局部有轻度损伤者,可用0号丝线缝合并加“T”管支撑引流,但“T”管不能从吻合口引出,应在吻合口上或吻合口下引出,若胆道局部损伤较大者,可利用自体肝圆韧带进行修补,同时也应“T”管支撑引流需要保留较长时间,应在6~12个月拔管为宜[3]。 3.2.2 术后发现的损伤 胆管损伤一般多能在较早时期内发现并诊断。(1)术后出现胆管梗阻无胆漏者,可行影像学检查明确部位,同时保肝、抗炎、支持、对症治疗3周再次手术,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本组15例中,7例做了胆道对端吻合术,其中5例在术后1年内出现胆管狭窄,又再手术选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做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其中1例2年后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选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余8例选用Roux-Y吻合术。结果显示,对于胆管损伤性狭窄,本组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疗效(优良率80%)要优于胆管对端吻合术(优良率40%)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优良率50%)。(2)术后出现胆漏者,因局部炎症水肿、组织脆弱、粘连以致解剖分离困难,易再次造成误伤,并常合并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强行手术后易致手术失败甚至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故术后以胆漏为主要症状者,应施行近端胆管的直接引流或间接引流,待炎症逐步消退,3个月后再做手术[4],修复手术前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首选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该术具有空肠袢移动范围大、吻合口大小不受限制、极少发生吻合口漏等优点[5]。笔者认为:胆管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胆囊管汇入部以上平面,属高位损伤。同时由于炎症、水肿、解剖困难、部分病例胆管完全断裂,远端胆管无法寻找。因此,无论从远期疗效出发,还是考虑当时手术的局部解剖条件,胆管损伤性狭窄的修复重建应选择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为宜。即便术中发现胆管损伤,若胆管较细,损毁严重亦应采用Roux-Y吻合术。本组10例“胆漏”患者中有7例采用该术式,且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道对端吻合术等术式重建失败的病例全部采用该术式,其疗效满意。但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原则:①尽量剔除瘢痕组织,吻合口尽量大;②保证吻合口无张力;③保证吻合口要有良好的血供,且吻合口部无炎症;④切缘整齐,黏膜对位佳
;⑤选用恰当类型的吻合口支撑管,至少放置半年以上;⑥充分引流膈下区,减少胆汁渗漏引起的纤维化。 3.3 肝外胆管损伤的预防 (1)医务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忽视患者的安危,盲目追求速度,操作要规范;(2)术中麻醉效果一定要好,肥胖患者手术野暴露清楚后再手术;(3)熟悉胆道的解剖变异,仔细解剖Calot三角;(4)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有困难者,可采用“胆囊黏膜剔除术”;(5)切断胆囊管时,勿过度牵拉胆囊,以免胆总管成角畸形,将误扎胆总管切除部分;(6)Calot三角区发生出血时,不要盲目用钳夹或大跨度缝扎,可先用Pringl’s手法控制出血,止血后清理手术野,查找出血点,准确无误地钳夹或缝扎;(7)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胆囊张力过高,无法用钳子将它夹住影响操作时,可先切开胆囊底部,吸出胆汁,取出结石用血管钳夹住切口再行胆囊分离;(8)可疑损伤时术中胆道造影证实,以便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笔者体会到,医源性胆道损伤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若发生胆道损伤,应根据损伤的时间、部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中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或损伤性狭窄修复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时开网.医源胆管损伤118例分析.实用外科杂志,1991,12(8):129. 2 邬斌.医源胆道损伤的外科治疗.肝胆外科杂志,1998,6(2):113. 3 黄建富.术中胆道损伤的处理.肝胆外科杂志,1999,7(4):248. 4 张圣道.胆道再次手术问题.普外临床,1986,1(3):246. 5 杨德同.胆(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再手术30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9):54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生早期临床带教初探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肺部感染性疾病CT树芽征的病因病理及其诊断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