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癌症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高为44.3%,这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如脑瘤患者)、误吸等均可继发肺内感染。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由于肿瘤阻塞,使气道分泌物排除困难而继发的阻塞性肺炎。肺癌、食管癌、鼻咽及头颈部肿瘤放疗易引发放射性肺炎以及肺组织纤维化、气道内局部黏膜水肿等都为继发感染创造了条件,鼻咽及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易导致头面部皮肤、口腔、鼻咽黏膜受损,从而导致感染率的增加。癌症晚期高度衰竭,长期卧床的患者,呼吸肌无力,排痰不畅,易诱发坠积性肺炎。应加强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排痰、翻身,减少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 肿瘤患者陪护、探视人员多,住院时间长,长期护理可能使护理质量下降,侵袭性检查及操作项目多,治疗中反复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的应用不合理等,是院内感染增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侵入性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应根据病情尽量鼓励自行排尿,或早期停止导尿,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从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与院内感染的情况可以发现,肿瘤早期患者其抵抗能力相对较强,院内感染率明显偏低。随着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患者抵抗力明显减弱,需进一步加大治疗措施。 癌症患者在入院时往往合并有局部感染,而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往往凭经验用药,忽视病原菌的检查在临床还很常见,有不少病例合并口腔或呼吸道真菌感染,由于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而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又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控制,需长期应用抗生素,这就很容易产生耐药菌株,造成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甚至多重感染。因此,须对医生强化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参考文献】 1 郑明新,高绪文.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12. 2 张可杰.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352-35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121例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清热祛痹散治疗4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