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沟肠杆菌高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
|
边缘方向向槽内加入30 μL酶粗提液,置35 ℃过夜,观察结果。无菌水为阴性对照,E.cloacae 029 M为高产AmpC酶阳性对照。 1.3.3 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测ESBLs 用CRO纸片取代FOX纸片,用25 μl的酶提取液加上4 μl 2 mmol/LCA取代30 μl酶提取液,其余操作同AmpC酶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为ESBLs阳性对照,E.cloacae 029 M阴性对照。分别于槽内加30 μl酶粗提液、酶粗提液+2 mmol/L CLA(25 μl酶粗提取液+4 μl CA)、酶粗提液+2 mmol/L CLO(25 μl酶粗提取液+4 μl CLO)及酶粗提液+CA+CLO(25 μl酶粗提取液+4 μl CA+4 μl CLO),置35 ℃培养24 h。 2 结果 2.1 阴沟肠杆菌AmpC酶和或ESBLs的检出率 154株阴沟肠杆菌中,35株产AmpC酶占22.73%,29株单产ESBLs占18.83%,8株同时产两类酶占5.19%,82株均不产生两种酶占53.25%。 2.2 阴沟肠杆菌产不同类型酶耐药性 见表1。 表1 产不同类型酶的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略) 2.2.1 对单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IPM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其次为FEP(敏感率为88.57%),FOX高度耐药,无敏感菌株。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高度耐药,CAZ、ATM、CTX、CRO敏感率分别为34.29%、31.43%、22.86%和22.86%,喹诺酮药物CIP和LEV的敏感率均为37.14%,氨基糖甙类药物AK的敏感率为57.14%。 2.2.2 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IPM对产ESBLs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最高,敏感率达96.55%。在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中,TZP敏感率最高,为89.66%,SCF次之,为86.21%,而TIM敏感率最低,仅为68.97%,FOX敏感率为79.31%,FEP敏感率为55.17%。在体外耐药表型中,仍有部分菌株在体外表现为敏感,且CAZ、ATM敏感率(34.48%和27.59%)高于CRO和CTX敏感率(24.14%),其他6种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范围为55.17%~89.66%,产ESBLs菌对LEV和CIP耐药率均为62.07%。 2.2.3 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对于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酶的细菌,IPM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87.5%),其次为AK敏感率为50.0%,三种酶抑制复合制剂中,敏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TZP、SCF、TIM(25%、25%和0),FEP敏感率为50.0%,对其余8种头孢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FOX均高度耐药(敏感率除CAZ为12.5%外均为0),CIP和LEV敏感率均为25%。 2.2.4 抗生素对不产两类酶的82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IPM敏感率为100%,三种加酶抑制剂中,TZP、SCF和TIM的敏感率分别为96.34%、95.12%和86.59%,其次为FEP敏感率为89.02%,FOX的敏感率为81.71%。其余头孢类抗生素从一代到三代的敏感率为56.10%~80.49%,CIP和LEV的敏感率分别为60.98%和59.76%,AK的敏感率为89.02%。 3 讨论 3.1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或产ESBLs的分离率 ESBLs和AmpC酶在不同地区、不同菌株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本次调查结果西安地区阴沟肠杆菌ESBLs产酶率(含同时产两种酶)为24.03%,AmpC酶的检出率为27.92%,而各地区ESBLs和AmpC酶的检出率和耐药率有一定差异:在浙江地区[7]阴沟肠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68.2%,AmpC酶的检出率为29.5%;四川地区[8]细菌耐药性监测表明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检出率为16.7%,AmpC酶的检出率为42.6%;佘丹阳等[9]报道阴沟肠杆菌ESBLs检出率为10.4%,AmpC酶的检出率为16.0%。可能与其环境、感染状况、治疗措施、消毒隔离措施等各种因素有关。
3.2 阴沟肠杆菌产不同类型酶的体外耐药特征 3.2.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纵折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幽门螺杆菌实验室检测与应用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