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正文  

纵折磨牙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31例,下牙37例,近远中向折裂28颗,颊舌向折裂40颗。纳入患牙均满足以下条件:(1)无严重牙周、牙龈疾患;(2)无磨牙症、紧咬牙症以及严重咬合功能障碍;(3)无不良口腔习惯;(4)患牙无明显牙龈、牙周脓肿或瘘管形成。
  1.2  临床操作  (1)清洁患牙折片间的食物残渣,抗生素液冲洗,消毒折片;固定按照Super-bond C & B粘结系统使用说明以单体∶催化剂4∶1的比例调制活化剂,按比例加入粉剂,将调配好的材料迅速导入折裂面,复位并暂时固定折裂牙片,及时去除髓腔内及牙周组织内多余的粘结材料。(2)所有患牙术前常规牙片了解根分叉及根尖区的情况,未做根管治疗的患牙均需按照常规根管充填的方式进行;所有患牙在完成牙髓治疗后直接采用磷酸锌垫底、银汞合金充填,待材料凝固后予以全冠修复。(3)所有患牙于治疗后1年复查,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评价患牙的牙周及牙体组织状况,其评价标准为:优:患牙无自觉不适症状,能够正常咀嚼,临床检查无咬合痛,叩(-),松动(-),牙龈无肿胀及瘘管,无深牙周袋,X线片示根尖及根分叉区无暗影,牙周间隙未见增宽。良:患牙无自觉不适症状,咀嚼略有不适,临床检查无咬合痛(±),叩(±),松动(Ⅰ度),牙龈无瘘管,根分叉区轻微红肿,根分叉病变<Ⅱ度,牙周袋<5mm,X线片示根尖及根分叉区无暗影,牙周间隙未见明显增宽;失败:患牙自觉不适症状明显,不能正常咀嚼,临床检查有深牙周袋,牙周袋深度>5mm,咬合痛(++),叩(+),松动(Ⅱ~Ⅲ度),牙龈有瘘管,根分叉区红肿明显,或有脓性分泌物,根分叉病变>Ⅱ度,X线片示根尖或根分叉区有暗影,牙周间隙明显增宽。本研究将治疗效果优、良者均视为成功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后牙纵折的类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分析显示根分叉未折裂的患牙治疗后的成功率远高于折裂组,近远中向的折裂与颊舌向折裂的患牙治疗成功率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各组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
  表1  后牙折裂的类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略)
  2.2  折裂后就诊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折裂后时间越长,治疗后患牙的失败率

越高,以折裂1周内就诊的成功率最高,为95.7%,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见表2。
  表2  后牙折裂时间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略)
  3  讨论
  后牙完全纵折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以死髓牙更为常见[1]。有研究表明牙体组织不是均匀的连续体,牙本质是具有各向异性断裂性质的脆性材料,当长期集中的压力直接作用于牙体硬组织时将会产生应力疲劳微裂,而易导致牙体组织的折裂[2]。临床资料显示,牙髓失活后,牙体组织因失去营养物质的供给,脆性加大,抗折能力相应降低;另外过大的牙体缺损破坏了牙体组织的完整结构,修复治疗尚不能完全恢复患牙的生理功能,在复杂的口腔功能活动中,大大增加了后牙纵折的几率[3,4]。

 对完全纵折后牙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折片及时进行有效的清洁和准确的复位、固定以及完善的牙髓治疗[5]。传统治疗多采用钢丝结扎后进行牙髓治疗的方式,由于治疗时,折裂牙片间不能达到完全密合,封闭髓腔,细菌仍然可以通过裂隙处进入髓腔内,使患牙的髓腔消毒不彻底;同时,髓腔内的刺激性消毒材料也可以渗透到牙周组织内,对其愈合产生不利的影响;治疗完成后患牙仅仅靠常见粘结材料和全冠维持折片,在口腔功能状况下不能满足固位的需求,使患牙的功能恢复不满意。
  Super-bond C & B粘结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牙科粘结材料。该粘结系统对牙釉质、牙本质、各种牙用树脂及金属均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粘结强度较大可达130~150kg/cm2,且不易为唾液所溶解,较之玻璃粒子和磷酸锌,性能显著提高。本组资料在进行牙髓治疗前应用Super-bond C& B粘结系统对折片进行粘结固定,有效地消除了钢丝固定效果不佳以及对牙周组织刺激的不利影响。患牙治疗1年后复查失败率仅为16.2%,其中出现瘘管2例,根分叉处红肿、根分叉暴露明显4例,患牙再次折裂者5例。因粘结系统粘结失败造成的比例为4.4%,对该5例患者予以重新粘结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得以部分恢复,说明该种材料的粘结固定能有效地粘结折片并胜任口腔内复杂的功能活动。
  对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发现,根分叉的折裂与否和患牙的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根分叉的折裂对于根分叉区的牙周组织健康的恢复大为不利,本组中根分叉折裂病例出现根分叉区牙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护理配合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