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外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
|
术中用药方式,切口感染率仅0.32%,大大低于术前后使用的1.56%(P<0.05)。许多外科医生往往依赖在整个围手术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以增加手术安全性,但临床感染发生率并未因此而减少,尽管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切口感染,但与术中用药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 3.2 Ⅱ类切口是预防感染的重点 各类切口的感染率是不一致的,目前,对清洁切口是否应用抗生素有争议,原则上清洁切口不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而对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为预防感染,多数主张预防用抗生素[3]。本组实验中Ⅰ类切口感染率仅0.41%,而Ⅱ类切口感染率高达2.44%,再次证明了这一观点。 3.3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用抗生素 有人认为,为增加保险系数,应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本组实验结果表明,二联、三联用药的感染率反倒高于一联用药(P<0.01)为主,因此,我们认为小容量稀释抗生素后静脉滴注为宜。本组结果提示,13例切口感染中,发生在肠道(包括阑尾)手术者8例(56.52%)。这可能与肠道(尤其结肠、直肠)内细菌量大、菌种多,易造成切口污染有关。从11例细菌培养结果看,7例感染菌为大肠杆菌。除了重视抗生素使用时间外,选择抗生素种类也甚为重要[5],围手术期抗生素选择应从微生物、药理学等综合考虑,选用抗菌谱广,足以覆盖感染危险期,对多数革兰阴性、阳性菌有良好灭菌作用、毒性低的抗生素。总之,在普外手术中,我们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切不可片面依赖高档、昂贵、大剂量抗生素,那样不但增加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而且也无助于预防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唐伟松,李小毅,杨志英,等.预防性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7):445. [2] 王枢群,张邦.医院杂志学[M].第2版.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3. [3] 张志,陈琼驹.胃肠手术抗生素使用及术后感染调查[J].河北医学杂志,2006,5(9):770. [4] 唐伟松.外科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1):67. [5] 刘骏斌.普外科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中抗生素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5):59759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爱宝疗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临床观察
|
|
|
|
|
|
|